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大白菜
-
作者:
刘元举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人
釉彩
秋白菜
待售
在乡下
文化用品
白阳
黄芽
如玉
梵高
-
描述:
到了南方才发现,那些在北方随地堆放的蔬菜,在菜场摊床上摆放得枝精叶丽、斯斯文文,远看像色彩丰盈的展台,近瞅那些芥兰、芦荟、菜心什么的似一捆捆待售的蜡笔、釉彩,文化用品般的雅致让它们彻底脱离了土地
-
上海宝山明墓中的文房清供
-
作者:
孙维昌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上海
透雕
文化用品
宝山县
技法
浮雕
陵墓
竹刻艺术
-
描述:
我国工艺美术百花苑中的玉雕、牙雕,给人以富丽、浓艳的感染,而竹刻则散发出淡雅、清秀的诱人芬芳。据目前考古发现,我国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竹刻实物,是湖南省长沙市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浮雕龙纹髹漆竹勺,全长65米,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是以竹为胎,器表髹墨、红两色漆,勺柄近顶端一段为红色,浮雕一条乌黑的龙纹,形象生动古朴。在我国江南广大地区发展起来的竹刻,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
异化翻译与陶瓷文化用语英译
-
作者:
王伦
孙静艺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文化用语
英译
异化
-
描述: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化转向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要更加注重文化因素,更加注重源语文化的译介与传播。用异化策略来翻译陶瓷文化用语可以让读者了解并吸收中国陶瓷文化,使读者看到中国陶瓷文化的真实面目,并且能够加强中外陶瓷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吸收,促进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
文房用器
-
作者:
胡精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竹木
释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玉石
文化用品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朱砂
笔架
-
描述:
释名本篇欲题名为《文具》。但翻阅图书卡片“文具”常常指的是一般现代文化用品,如铅笔、橡皮、墨水、钢笔等。笔、墨、纸、砚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也叫“文具”。说明文具的范围极广,一切文化用具皆可称作“文具”。本文谈的是与文房
-
陶瓷文化用语英译中的异化策略
-
作者:
孙静艺
王伦
来源:
经营管理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翻译
文化用语
异化
-
描述:
译者采用异化策略翻译陶瓷文化用语可以让读者了解并吸收外来文化,使读者看到异域文化的真实面目,并能加强文化交流中的相互融合与吸收,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陶瓷文化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作者:
暂无
来源:
茶博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制作者
文学作品
浅浮雕
康熙年间
艺术博物馆
化用
枝干
岁寒三友
壶身
-
描述:
清康熙年间,饰有"岁寒三友"的青花茶壶。此壶制作者巧妙地将松、竹、梅的图像融入到茶壶的结构中。化用松树枝干形成茶壶把手,并与壶身枝干相连。以浅浮雕竹为茶壶嘴,连接壶身上的竹枝。用梅树枝做成壶盖
-
道入匠心·文房古玩 3
-
作者:
阅是编
来源: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化用品
收藏
中国
图录
-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清·黄杨木雕灵芝如意摆件、清·黄杨木雕如意摆件、清·沉香雕塑蝠纹如意、清·钱玷铭黄杨木如意、清·玉雕灵如意、清·白玉浮雕花卉纹如意摆件等。
-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图录 文房清供
-
作者:
姜颂鹏主编
来源: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化用品
收藏
艺术
鉴赏
中国
作品
图录
-
描述:
本书收录了明清时期的文房四宝,包括有青花夜游赤壁图笔筒、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青花诗词歌赋笔筒、青花神仙故事笔筒等。
-
民间文房用器
-
作者:
余继明编著
来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瓷器(考古)
瓷器(考古(学科:
文化用品
地点:
中国)
-
描述:
本书分别收录不同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些笔筒、印盒、瓷砚、笔架等,并按不同的器型和纹饰,如常见的青花、粉彩、彩绘等作简要的介绍以利读者加以辨识。
-
中国瓷器图鉴 笔筒类
-
作者:
余继明编著
来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瓷器(考古)
瓷器(考古(学科:
文化用品
地点:
中国)
鉴赏
学科:
-
描述:
本书分别收录不同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些瓷笔筒、水盂、并按不同的器型和纹饰,如常见的青花、粉彩、水墨彩绘等作简要的介绍以利读者加以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