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几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心灵的春天
作者:
玲珑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图案
选择
几何美
自信
灵感
郁金香
心情
图形
心灵
嬉皮
描述:
乐观自信的女人都有一份休闲的心情。自由的心态适于工作,也适于生活。图形的几何 美,花朵的田园浪漫,嬉皮风潮的民族图案……繁多的变化满足个人的选择,让每个月都拥有最新形象。今春的休闲之风浸透欧洲风情,无拘无束的灵感源自"时代典范"的感觉,源自郁金香国度的MEXX。
在可见之物与可述之词的断裂处——形而上学几何学之后的绘画
作者:
宋一苇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思想
形而上学几何学
西方哲学
视觉性隐喻
绘画
空间造型艺术
福柯
描述: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对空问有着特别的敏感与兴趣。他始终致力于空间的审视与解构,力图拆穿空间背后隐匿的知识与权力,打开空间的隐秘世界。福柯之所以如此关注空间的问题,是因为他确信:“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时间的关系更甚。”①正因为此,福柯对绘画、雕塑、摄影、
一切归于形式感:论黄泉福先生佛教造像的形式美
作者:
张朝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形式
造型形态
形式美
形式感
中国传统
木雕艺术
几何形体
传统形式
艺术形式
佛教造像
描述:
形式感在艺术上的表现就是形式美,形式美的许多规律是建立在人类共有生理和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形式感一般可用各种几何 形体来概述,几何 形体是人们对自然形象认识的一种概括”,它所引起的某种心理上的暗示
一切归于形式感
作者:
张朝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形式
造型形态
形式美
形式感
中国传统
木雕艺术
几何形体
传统形式
艺术形式
佛教造像
描述:
形式感在艺术上的表现就是形式美,形式美的许多规律是建立在人类共有生理和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形式感一般可用各种几何 形体来概述,几何 形体是人们对自然形象认识的一种概括”,它所引起的某种心理上的暗示
漫步在合理与荒謬之间
作者:
卓凡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形式
造型形态
形式美
形式感
中国传统
木雕艺术
几何形体
传统形式
艺术形式
佛教造像
描述:
漫步在合理与荒謬之间
陶行者的自由
作者:
艾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形式
造型形态
形式美
形式感
中国传统
木雕艺术
几何形体
传统形式
艺术形式
佛教造像
描述:
陶行者的自由
绘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浙江人
陕西人
工笔人物
几何形体
绘画
教学示范
美术
基础训练
新技法
描述:
绘画入门正规训练.几何 形体/刘景奇,刘新奇编著.-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10.-56页:29cm.-ISBN 7-80690-135-3:$16.00怎样画马/王云石编著.-北京:金盾
关于极少主义的东成西就
作者:
高蓓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
解构主义
哲学基础
新新小说
几何抽象
极限测试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品
极少主义
室内设计
描述:
极少主义,存在于文学、绘画、建筑等多种领域之中的一个概念,同时,也存在于东方与西方的同与不同之中。本文以“拟对话”的方式对极少主义的内涵作了一次有趣的“讨论”。谁在用“极少主义”这个词?西就:在这个词渐渐变得时髦以前,它是一个相当边缘的词汇。谁先提起极少主义(minimalist)?我想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一个美术流派,他们有时也称它为ABC艺术或硬边艺术(hardedge)派,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以画面进行处理,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还有极少主义雕塑家,60年代是他们的盛期,比如原来是建筑师的TonySmith,无法忍受建筑的不纯粹而加入了极少主义的雕塑创作。他们倡导艺术自主和独立原则,对于对象的抛弃和承自达达主义反艺术的影响,让作品流露出强烈的非个人化的倾向和理性公允的色彩。一些欧洲的文学批评家也使用“极少主义”这个词,它最初出现在午夜出版社的广告上。它其实是“″新新小说”的另外一个名字。“新新小说”和“极少主义”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不表露感情的小说”。当然,...
关于张爱玲的几点想法
作者:
叶子
来源:
同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几点想法
近自然
方块
张爱玲
苹果绿
通感
心痛
琥珀色
紫檀香
画意
描述:
张爱玲总是让我无来由地心痛。她的书是一柱烧得正旺的紫檀香,熏得人昏睡如梦,又飘飘然地乐在其中。她说的故事是巴赫的曲子,没有大悲大壮,都是舒曼轻柔的音阶,平淡而接近自然。她营造的意境,是五彩斑斓的梦,满是奇异的想像与通感,又像刚洗干净贴满了墙的小手绢子,“苹果绿,琥珀色,烟蓝,桃红,竹青,一方块一方块的”,带着水气,很有画意。
刚柔之美:浅谈毕卡索construction in wire「金属线条结构」
作者:
杨升鸿
李河逸
李水潭
来源:
造形艺术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速度
立体派
功率
扭力
抽象
结构主义
力学角度
和谐
骄揉主义
幻想
着力
长度
圆形
冲量
表现
吸引力
长度比例
角加速度
古典主义
现代雕塑
结构
力量
面积
排斥
力矩
三角形
动量
体块
角速度
重量
时间
正方形
功能
长方形
安详
质量
速度
体积
几何结构
质材
压力
剪力
框架
拉力
基本因次
描述:
二十世纪大师毕卡索[ P i c a s s o . 1881-1973] 是吾辈从事研习艺术典范指标,一生多变风格从三十年代初期的一寸牛名为c on s t r u c t i on in wire I 金属线条结构J的雕塑作品,深值我们用心研习O本文首先概述毕卡索生平及简单介绍重要风格演变和作品特色,他制作此c o n s t r u c t i on in wire I 金属线条结构」持年值四十九岁。我们也三个面相(一寸美学角度(二)结构概念(三)力学常识,作适度剥析,略微分享到大师作品中之结构理念及奥秘内福O其次以二十世纪和毕氏同时期艺术家非体块雕塑作品,望见当时创作风气和比较,同时列出毕卡索一些多媒材立体雕塑作品,作为对照研究O我们仿制「金属线条结构尸清晰看到其真貌和精髓;研究小组讨论焊制f A件具东方思想的「满盈J立体构作,向毕氏摹习。最後重问毕氏的「金属线条结构y以二个分解圈,呈现研究的心得及看法。并陈述原始动机,研究方法目的作为结论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