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写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万芾:安静是一种气质
-
作者:
王悦阳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体
书写性
墨分五色
艺术作品
蒙田
上海中国画院
新民周刊
赵丽宏
美术展览
平面构成
-
描述:
在万芾的艺术作品中,追求完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完美的追求最终所要体现的,还是平凡中的美丽。每一次在各大画展中看到画家万芾的花鸟作品,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琳琅满目、五彩纷呈的展品包围中,她的作品总能以安谧和宁静打动每一个观众。那些看似简约的画面,糅合着平面构成的因素,精心营造出的温暖氛围,烘托出那些生机勃勃的小鸟,蕴含着生命的律动。常常会令人想起蒙田的
-
米巧铭——涅瓦河畔的中国玫瑰
-
作者:
任佳溪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里
书写性
造型基础
列宾美术学院
样样精通
文化熏陶
涅瓦河
洛夫
部队大院
油画系
-
描述:
米巧铭,美丽的大连市女孩。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萨卡洛夫工作室(现尤里·戈留塔工作室)研究生,现在读博士。巧铭的爷爷奶奶是老红军,她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深受中华传统的文化熏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止如此,她还跟着奶奶学唱黄梅戏,跟着爷爷练习书法,对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其独到的见解。米巧铭在俄国学习期间,一方面主攻造型基础,接受素描、色彩、构图等一系列的训练;另一方面,学习
-
浅析对当下写意雕塑的认知和看法
-
作者:
王启宇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具象
缘情
中国传统文化
书写性
写意精神
传统文化艺术
审美认识
传统艺术形式
吴为山
-
描述:
引言雕塑是传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是人内心情感的物质凝聚。雕塑的造型始终是围绕如何表现物像以体现意识而展开,总体而言中国雕塑是意象雕塑。"写意雕塑"的概念已经潜伏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之中上千年,是近年来才得以逐步明确出现的,"缘情肇端,兴于微言"根据"写意"的本意。可以说,凡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雕塑作品,不管是严谨、写实、具象的,还是非严谨、非写实、抽象的雕塑作品,只要无
-
心相本真以象达意:品鉴陈春剑水墨花鸟画
-
作者:
斯林锋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表达载体
书写性
文化审美
走进大自然
品鉴
剑水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创作
陈春
-
描述:
画,乃一人之本真,是画家内心精神和文化的表达载体,诚如佛语"世事无相,相由心生"。陈春剑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相"正是他内心的体现,也是他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继而在不断探索中所流露出的本真。带着这份心绪我走进了陈春剑的花鸟世界,沿着他艺术创作的墨迹探寻他内在的心相。陈春剑的花鸟画延续了传统的双钩技法,融合传统的工笔和写意技法以及当代的视觉审美布局构图理念。在用笔技法上,强化了线条的书写性和筋骨性,在线条的审美定位上融合了楷书的正气
-
游刃笔墨于心境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表达载体
书写性
文化审美
走进大自然
品鉴
剑水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创作
陈春
-
描述:
何二民,艺名何人,生于60年代初,长于湖南湘潭,一方水土养就了质朴率真的性格,他常用自己的名字来自谦自嘲为“二等公民”。当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的他,擅长工笔人物,兼攻写意花卉。1994年,随着滚滚而来的经济大潮,把他冲到了广西北海,而他凭着艺术的技能和敏感开始投入装饰设计领域,并在这里得到了许多创作灵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勤奋,不久便在装饰界声名鹊起,在北海民航机场大厦有他的浮雕《追梦曲》,在北海老城有他的群雕作品,第24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的吉祥物也是他设计的。
-
浅谈常玉绘画的诗意特性
-
作者:
杨洪妹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诗意
常玉
抒写性
-
描述:
常玉中国较早一批出国留学的艺术家,是中国早期写意油画的实践者之一,在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他在沿袭传统艺术,保持独立画风的前提下,用他独特的视角来诠释他对艺术的看法以及他的诗兴人生。
-
张安琪 程欣 甘艺霖 安臻 张莹莹 毕晓洁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诗意
常玉
抒写性
-
描述:
《和谐符号》 张安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女人上半身像》 程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 山野农家尺寸:60cm*40cm 甘艺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专业:中国画研究 《秋韵》尺寸:170cm*44cm 安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花鸟画研究 《校园景观设计》
-
行进中的我
-
作者:
马也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中从事
社会使命
画圣
艺术探索
本体语言
语言元素
艺术语言
艺术教学
视觉艺术
-
描述:
由于一直在大学中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因而得以与艺术朝夕相守,出于敬业之心,遂脱离不了思虑绘画本体语言等诸多问题。这些年经历了实践、困惑与探索,终有点点滴滴的收获,但一切都还只是个过程。回望艺术史长河,不乏“画圣”名家们的绝世之作;抬头瞻仰当代艺术先锋前赴后继的开拓性成果,扪心自问: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也许我们扛不起艺术革命的旗帜,也承担不了宏大的社会使命,但我们可以迈开艺术探索的脚步。
-
仰望
-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中从事
社会使命
画圣
艺术探索
本体语言
语言元素
艺术语言
艺术教学
视觉艺术
-
描述:
仰望
-
吴震寰绘画的气场:缺席之物的来临
-
作者:
夏可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罗斯科
书写性
新表现主义
观看方式
画框
吴震
抽象表现主义
气场
水墨作品
-
描述:
对于绘画的思考,有一个禅宗式的觉悟最近突然降临到我:就形式而言,架上绘画的秘密,其实就是面对空白的画框,就是征服这个画框本身,画框本身并非形式,而是一个先在的构架,有待克服,或者就是画这个画框本身,在其边缘处抹去边界;就颜料而言,就是面对并非颜色的黑白,如同传统中国水墨绘画并非去画黑白,而是画出空白无形与有形边缘之间的张力,在西方则是画出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张力,就是感觉的张力而已,绘画的指向仅仅是展现这个张力空间。这是对架上绘画两个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