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油画写意:风格、形态或精神
作者: 郑工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刘骁纯   油画家   风格即人   书写性   写意精神   布封   论风格   上下文关系   中国油画  
描述: 有人说:“写意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形态。”有人说:“写意不是形态,而是一种精神。”其实,人说写意各有所指,各有道理,尤其在中国油画这一问题上,说到写意,总有一个上下文关系,在特定的语境里,你会明白其所蕴含的意义。若将“写意”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其意义的共通性,为其定义。刘骁纯说:“写意在本质上是个性的。”(《写意论》)正是从绘画主体出发,以为写意的意旨不在对象的客观世界,而在于人的自我心境,在于个体立场与自我规范。他不说风格而说人,而布封(George-Louis Leclercde Buffon,1707—1788年)说“风格即人”(《论风格》),其文章笔法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人格规范,犹如人之“风骨”。可见,从写意
油画笔法之探究
作者: 杨浩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油画笔   书写性   当代中国油画   写实油画   写意画   艺术语言   油画创作   绘画性  
描述: 纵观当代中国油画,从其艺术语言的层面看,对表现性风格的追求与探索、对绘画性的强调与重视,是许多中国油画家的艺术选择和共识,它已对我国油画的发展与艺术品质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从欧洲引进中国的油画,如何定位自身的文化语境和发展方向,如何找寻一条既有别于西方油画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质的中国油画之路,是百年来我国几代油画家所共同努力追求的理想与目标。21世纪以来,“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兴起,是
色彩与气氛:读王敬武的画
作者: 彭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似与不似之间   书写性   写实绘画   象征意义   表现主义   王敬武   画面构成   国画家   探索之路  
描述: 在王敬武位于望京的工作室里看到他近来的作品,为它们那微妙的色彩所感染。坦白地说,在看到王敬武的作品之前,根本无法想象油画色彩在渲染气氛上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王敬武长期致力于油画色彩探索,他从印象派出发,走出了一条富有东方韵味的色彩之路。王敬武的探索之路是如此独特,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他的同路人。它既不同于抽象绘画富于色彩象征意义,也不同于表现主义用色彩来表达激情,还不同于喜欢探索
写实性与象征性的叠印,塑造性与书写性的结合:杨尧的历史情怀和艺术追求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书写性   抗日战争   叠印   美学形式   象征性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美术馆   写实性  
描述: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日子里,由杨尧先生一批油画新作组成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主题十分鲜明的展览在国家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与公众见面,非常有现实意义。我们通常说,美术作品除了以美学形式感染人之外,更以它的主题,内涵和意境引发人的心灵共鸣。现在美术馆处在观众量持续增加的时期,观众们对展出作品的期待很高,也会留下最直接的感言和评价。前一段我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纪念建馆50周年的大型藏品展,在展览中选择了数幅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大型历史画,其中有詹建俊、叶南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