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具】搜索到相关结果 72 条
-
陶瓷石膏模具强度及使用寿命探讨
-
作者:
衷青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寿命
吸水率
提高
延长
强度
石膏模具
膏水比
-
描述:
主要从影响陶瓷石膏模具强度及使用寿命因素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并就如何找到既提高石膏模具强度 ,又能满足陶瓷生产工艺要求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
深层欲望
-
作者:
潘向黎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嘲讽
茶具
骨粉
喝茶
欲望
稀有
稳定
存活
青花
淡水
-
描述:
的珍品。我需要一套最精致、最素朴、最流畅的茶具。不必是青花玲珑,不必是掺骨粉的,只要是云似的白,不沾一点烟火气;可以是淡水蓝的,像山谷中的一方天色;或者是像翠堤春日的一潭湖光的嫩碧。可以不必『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只要它有灵秀之气,不染一点尘俗,这才对得起我的再三把玩。
-
“看”的方式与“做”的能力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李占洋
具象雕塑
雕塑评论
-
描述:
李占洋的作品是切入都市生存状态的。由于都市的生存状态是当下中国全面转型时期的、急速变化的、尚未定型的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它突出地具有高强度视听刺激、追新骛时的消费心理、匆匆聚散的人际关系、悬浮无根
-
面向未来生活的设计——湖北美术学院2000届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作品
-
作者:
谢跃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托车
生态管理
工业设计专业
文化内涵
现代设计
明式家具
美术学院
科技与艺术
产品设计
三维动画
-
描述:
五彩缤纷的生活离不开丰富多样的产品,一件优秀产品设计的出现,往往是设计师沤心沥血的创造成果。现代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融合科技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和知识密集型学科,它不仅吸收了科技、文化、艺术、和经济等方面研究的成果,而且涉及到环境保护、生态管理、市场运筹、人机工学等广泛的领域,其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关注
-
电视晚会景物内设的照明光源
-
作者:
丁宗江
来源:
现代电视技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灯具
电视晚会
照明光源
景物材料
-
描述:
本文从人工光源本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其用于电视晚会景物内光源设置的长处。结合置景材料的应用,介绍了几种电视晚会常用的景物内照明光源,并对其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
野性呼碱--非洲木雕“超时尚“的审美品格
-
作者:
刘传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泛神论
木雕
组合件
艺术博物馆
面具
审美品格
时尚
塞内加尔
非洲国家
宗教仪式
-
描述:
中沉沉睡去。一个又一个世纪,在美术史家的眼中,也许独特的非洲艺术(最有价值的当属雕塑)从来也没有和欧、亚大陆隔绝过。但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出自农民和狩猎者之手的雕刻、面具和组合件似乎一直躲避着人们搜索的视线
-
李占洋:“看”的方式与“做”的能力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股势
璃钢
具像
小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观
“看”
开幕式
雕塑家
“做”
-
描述:
如若大块切析当代雕塑,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种主要的走向:其一是抽象型态。在材料性能不断被重视的过程中,形式构成愈发多样。其二是以观念介入雕塑,或者说把雕塑的意义建立在观念之上的观念形态,它使雕塑不断突破“雕塑”已有的界限,走向雕塑的边缘,走向装置。雕塑观念化这股势头来得凶猛,引起了当代雕塑的动荡,也因
-
论喇嘛玛尼说唱道具“唐卡画”
-
作者:
索次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十三世达赖喇嘛
故事内容
唐卡画
米拉日巴
道具
松赞干布
释迦牟尼
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
-
描述:
及家庭里 ,唐卡长 1 2 0米、宽 0 6 0米。但也有特制的唐卡如布达拉宫的两幅大唐卡长达五十余米 ,为了存放这两幅大唐卡 ,布达拉宫展佛台脚下 ,还专门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作库房
-
形象与图像—关于谢麟的油画近作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层
画家
工具材料
肌理
中国画
作品
笔触
笔法
油画教学
画肌
-
描述:
形象与图像—关于谢麟的油画近作
-
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观后:谈雕塑的教学问题
-
作者:
张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总体水平
教学体系
创作教学
美展
后现代主义
教学问题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雕塑艺术
教育体系
-
描述:
从总体来看,全国美展雕塑展代表中国雕塑界的总体水平。因此,美展反映出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美展所反映出的问题其实只是雕塑界的一种现象,真正深层次的问题是美院雕塑的教学问题。美展是教学水平、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