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兴】搜索到相关结果 99 条
-
《文心雕龙》“丽辞雅义”说
-
作者:
童庆炳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以物兴
心物
丽辞雅义
物以情观
-
描述: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提出了丽辞雅义说。本文考察了赋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之后,历史地探索了刘勰对赋的成败得失的看法。刘勰对赋家的具体肯定和整体否定看似矛盾,其实正反映了其折中的观念。刘勰提出的丽辞雅义
-
油画中的色彩
-
作者:
常永旗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颜色
明度
文艺复兴时期
纯度
古典主义
绘画
画面色彩
油画
三个要素
-
描述:
一、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绘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它包含了明度、纯度和色相三个要素。色彩中的明度指色彩明亮的程度。不同种类的色彩之间有明度的区分,如黄色比橙色亮,而同一种类色彩也有明度之分,如墨绿、浅绿,它们虽然同是绿色,但是因它们在颜色上的深浅不同也就出现了明度的差异。色彩中的纯度就是色彩鲜明和纯正的程
-
试论写实油画的当代性
-
作者:
姜向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材料表现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
精神追求
当代性
技法
宗教题材
中国当代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艺术从其诞生直至今日,写实的精神追求与技法探索就从未停止。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凡.爱克兄弟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油画颜料、材料表现,以求细致入微地表现宗教题材。综观17
-
油画创作中渊源各异的两种解释——以安格尔、赵无极为例
-
作者:
杨寒松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体系
表现样式
油画艺术
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
赵无极
渊源
油画创作
-
描述:
西方油画艺术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其中,审美、求真观念的变化导致形态各异的表现样式. 油画的写实技术样式历史悠久.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作为美的范式.在科学成果的支持下表现眼之所见并关注典型的创造.
-
文化艺术的复兴与整合:中国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谈“泛雕塑”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
杂志社
整合
文化艺术
雕塑家
复兴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学会
-
描述: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雕塑艺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比如2001年的时候,《雕塑》杂志社曾经组织一批大陆雕塑家参加台湾的一个袖珍雕塑展;2005年大陆的雕塑家朱尚熹、杨金环赴高雄参加一个雕塑创作营;2006年,台湾雕塑家萧长正、朱
-
珠联璧合——写意与表现于中国油画的当代意义
-
作者:
房正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西方艺术
形象
单纯化
中国艺术
艺术精神
十九世纪
画面
中国绘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西绘画的融合趋势。但西方艺术毕竟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有系统的体系,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写实规范如同一座大山
-
金碧重彩之式微与复兴
-
作者:
张剑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水墨画
大气
水墨山水画
创作
复兴
艺术取向
重彩
中国山水画
北宋
-
描述:
青绿山水为中国山水画之祖,指重彩青绿色为主的工笔山水画。因以青绿色为多,故称“青绿”。若描上金线或铺上金色,则称为金碧青绿山水。自东晋形成始至中唐鼎盛时期,中国山水画均以青绿为主。时至五代,水墨山水画一时成为山水画的主
-
青松
-
作者:
张佳薇
来源:
小读者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草
大兴安岭
牡丹
五彩缤纷
菊花
碧绿
月季
顶风
秋霜
生命力
-
描述:
有人喜欢国色天香的牡丹,有人喜欢披着秋霜的菊花,有人喜欢五彩缤纷的月季,还有人喜欢默默无闻的小草,可我却独爱顶风傲雪的青松。
-
辽河是条五彩河——《我从龙河走来》选载(一)
-
作者:
马义
丁铭
来源:
今日辽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人类文明
内蒙古
中华文明
辽宁地区
辽河流域
遗址
辽宁省
医巫闾山
西部大开发战略
-
描述:
大河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前些年,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长江、珠江等流域。而今,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们开始关注东北地区南部第一大
-
永远的乡土之恋——王国兴的山水画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今日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山水画
艺术馆
黄土高原
乡土
优秀作品
中国画
王国兴
人与自然
河北省
-
描述:
王国兴1963年生于河北雄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秦皇岛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读于首届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李宝林工作室。2000年《背牛顶》入选"抒北京情,圆奥运梦"中国画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