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河南偃师县四座唐墓发掘简报
-
作者:
郭洪涛
樊有升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随葬器物
杏园
开元通宝
唐墓
镇墓兽
托板
文官
墓葬形制
粉彩
-
描述:
偃师四座唐墓于1991年分别发现于偃师县城关镇北窑村和杏园村,它们均位于偃师县城以北的邙山脚下。大量考古资料表明,邙山南麓是汉唐时期墓葬的密集分布区域。近年来,这一带砖瓦厂在大面积取土过程中,不断有古墓被发现。以上四墓在砖瓦厂一经发现,我馆即派人进行了及时的发掘清理,幸喜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尚基本完整。这四座唐墓分别为北窑村二号墓(墓主杨堂)、五号墓、六号墓和杏园村一号墓(墓主崔凝)。现将这批发掘资料报导如下。
-
模压全息原理
-
作者:
郭永康
江朝川
来源:
大学物理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全息图
基元全息图
白光再现
模压全息图
彩虹全息图
电铸
再现象
母板
-
描述:
从彩虹全息图的点基元全息图为线全息图出发,讨论了它的白光再现原理,并讨论了全息浮雕条纹的电铸复制和模压复制原理,指出观察模压全息图应注意的问题.
-
蟠龙山下的奇迹——记全国首富村之一的青花峪村
-
作者:
王世杰
许世轩
高精卫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村办企业
电热元件
耐火材料厂
社会主义
试点村
改革开放
青花
农村乡镇
集体经济
-
描述:
庄运河岸边,蟠龙山脚下,有一个全国农村乡镇试点村——营口县官屯乡青花峪村。这个依靠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和新一代农民敢闯敢干的豪迈气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
光刻全息图的蚀刻条件研究
-
作者:
郭永康
郭履容
张晓春
来源:
光学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息光学元件
全息术
等离子蚀刻
光刻术
-
描述:
本文提出发展蚀刻二元元件的工艺,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蚀速比,它是制作具有连续厚度分布的浮雕型光刻全息图的关键,文中给出了反应功率一定时腐蚀气体流量和蚀刻速率的关系曲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点,根据这些结果,制作成功性能优良的全息光学元件.
-
景德镇陶瓷科技大事记(一)
-
作者:
徐希祉
虞雪琴
郑鹏
梁聚淦
李年初
严微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瓷技术
御窑厂
新品种
江西省
镇民
公元
铜红釉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新平
-
描述:
《江西通志》载,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陈后主在建康(今南京)大造宫殿,新平镇民受命烧制陶础。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新平镇作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
-
对景德镇元代凌氏墓出土瓷器的再认识
-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元代
瓷器
-
描述:
对景德镇元代凌氏墓出土瓷器的再认识
-
江西九江发现元代青花瓷器
-
作者:
吴水存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博物馆
香炉
九江市
六边形
折枝
元代青花瓷器
双耳
江西
底部内凹
-
描述:
1988年3月,九江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批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墓出土的青花瓷器等文物。据发现者介绍,这座墓约长3、宽1米,用青砖砌成,上用麻石平铺,石长1、宽0.4米。现将出土文物介绍如下。青花
-
三明中村回瑶宋元青白瓷生产概述
-
作者:
李建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元代
青白瓷
三明市
-
描述:
三明中村回瑶宋元青白瓷生产概述
-
四川宋元窖藏青白瓷
-
作者:
赵殿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四川
元代
青白瓷
-
描述:
四川宋元窖藏青白瓷
-
元代青花瓷画赏析
-
作者:
张永安
黄美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上饶市
江西省
喇叭口
主题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
画面
周敦颐
元青花瓷
下腹部
-
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茂叔爱莲玉壶春瓶》系国家一级文物精品,是一件难得的元代青花瓷器。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稍外撇,通体孤线柔和、匀称、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