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历史名人辑略(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新   景德镇瓷   历史名人   礼部员外郎   瓷胎   越窑青瓷   浮梁县   公元   顺宗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晋代赵慨 字叔朋,河北滏阳人,两晋建武元年(公元304)生。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官至五品,先后在闽浙赣三地任职。因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为奸佞所不容,遂于永和二年(公元345)隐居新平镇
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业的兴盛与技术来源试探
作者: 孟原召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瓷业   宋元时期   技术来源   泉州沿海地区  
描述: 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业迅速发展,在本地制瓷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当时畅销海内外的名窑瓷器风格,主要有越窑青瓷、景德镇窑青白瓷、龙泉窑划花青瓷等.经考察,这种仿烧的瓷器风格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的不同,最终形成了宋元时期比较发达的沿海瓷器生产体系.
青花瓷的发展简史
作者: 耿宝昌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   景德镇   御窑厂   纹饰   明代   元代   釉里红   釉下彩   伊斯兰教  
描述: 釉下彩瓷顾名思义系指先施彩后覆釉者,通常是经高温一次烧成,故又可视其为高温彩瓷。远古的陶瓷以单色釉为主,三国时只有较为成熟的釉下彩瓷,之后,唐代首次出现了以钴为主要着色剂的青花瓷,系在素瓷胎上以钴蓝为着色剂描绘纹饰,再敷以玻璃质透明釉,经130℃上下的高温烧结而成。因成品花纹呈青蓝色,故名"青花"或"青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孔雀蓝釉”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元素   制作者   孔雀蓝釉   官窑   彩瓷   景德镇   单色釉   低温釉   明清   青花  
描述: 一、“孔雀蓝釉”简介“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或“法翠”)。坦言阱,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人们
元代青白瓷塑赏析
作者: 刘明杉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景德镇   收藏   元代   青白瓷   釉色   宋元时期   首都博物馆   瓷器   泛白  
描述: ,国内外的拍卖场上亦有拍品出现。特别是元代的青白釉瓷器,与同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等名品相比,其市场价位能令多数爱好者承受,因仿造青白瓷的利润远低于元青花、釉里红等,故伪品相对少些,可把它们列为初级藏友入藏的对象。
广东省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鉴赏与研究
作者: 冯素阁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   景德镇   含铁量   纹饰   陶渊明   花卉   折枝   元代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   出土  
描述: 一、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高30.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
浅谈元代青花瓷兴起的文化背景
作者: 谢本贵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元代青花瓷兴起   浅析   文化背景  
描述: 陶瓷装饰的品格、形式、风韵的形成,虽然与一定的工艺技术、工艺规范相联系,但也同特定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经济影响和文化背景有着割裂不断的关系。本文从元代青花瓷的兴起和盛行,从文化背景的历史角度阐述个人的见解。
基于Unigraphics机械零件有限单元法的静态分析
作者: 郑立斌   陈全园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UG   CAE   有限元   机械零件  
描述: 介绍了使用三维设计软件Unigraphics进行机械产品计算的有限单元法.
鸳鸯鸂(束力鸟)满池娇——由元青花莲池图案引出的话题
作者: 尚刚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元青花   花莲   《元史》   贴花刺绣   《金瓶梅》   达鲁花赤   西门庆   画局   鸳鸯  
描述:元青花的装饰里,莲池图案十分引人注目.池塘之中,或仅只莲荷、水草争芳斗妍(图1),或再配以若干水禽嬉戏其间(图2、图3),尤其是在盘心和碗心,它们频频出现,在典型的元青花中,崭露出一种特有的清新柔
郎红与祭红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景德镇窑   元代   釉色   烧制技术   瓷器  
描述: 通体高温铜红釉瓷器的制作始于元代景德镇窑,到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才真正掌握了鲜红釉的烧制技术,一批釉色绝正鲜艳的红釉器相继问世。这一时期所烧的铜红釉袖色之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 1 2 3 ... 117 118 119 ... 162 163 1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