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流离·琉璃
作者: 孙云毅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登   桓宽   社会经济发展   西来   元末明初   现代艺术   玻璃厂   中所   《穆天子传》   五彩石  
描述: 中国琉璃是古代汉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它沉积历史的华丽,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琉璃,古代写作流离,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监铁论》。又称璧琉璃,见于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琉璃是璧璃的简称,后来加上"王"旁,成为"琉璃"。我国古代自己制造琉璃的记载,在《穆天子传》中所说的天子登采石之山,取采石,使民铸以成器的故事。东汉王充书中所说的道人消炼五彩石作五色之玉的记载。关于中国琉璃的起源,自近代以来就有"西来说"和"自创说"之争。我国古琉璃究竟是"舶来
四神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章回小说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大元帅   元末   佛教   唐初   长安   《西游记》   杨景贤   兵部尚书   黄金  
描述: 一 据说,如来赐给李天王一座玲珑剔透的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塔上层层是佛,艳艳光明。佛塔一抛起,可以从天而落,镇住妖魔鬼怪。 李天王叫李靖,历史上真的其人,唐初名将。李渊入长安后,他归顺唐朝。太宗时,住兵部尚书,屡立战功。后来变成托塔天王,是与佛教的毗沙门天王有某种联系。毗沙门天工传入中国时,已有左手托塔之形象,“旨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后来就有种种托塔天王图纷纷问世。如吴道元的《请塔天王图》、范琼的《降塔天王图》、朱繇的《捧塔天王图》等等。与此同时,民间又传有李靖代龙竹雨的故事,李靖已被神化了。元末,杨景贤一篇文章又有“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尽知名百姓,毗沙门下李天王”之诗,可见已将毗沙门与李靖合二而一了。到《西游记》中,托塔天王已彻底成为中国之神,并被玉帝封为“降魔大元帅”。
罕见的元末明初青花大罐
作者: 耕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大罐   咸阳市   元末明初   历史人物故事   2009年   首发式  
描述: 2009年4月,陕西咸阳市举行了《咸阳市文物志》首发式,书中披露了一件罕见的元末明初青花历史人物故事图大罐。该罐于1958年入藏长武县文物收藏单位。罐体浑圆,胎体厚重,直口,短颈,鼓腹,腹部以下渐内收,矮圈足。高
长武县馆藏的宋代耀州窑青瓷
作者: 刘晓东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花口   底径   莲花纹   青釉   长武县   元末明初   博物馆馆藏   人物图   耀州窑  
描述: 陕西省长武县博物馆馆藏陶瓷不乏精品,最有名的是元末明初青花象车人物图罐(编者注:介绍文章见本刊2011年7期)。除此之外,还有4件宋代耀州窑青瓷精品,即青釉六曲刻花碗、青釉六曲花口盏、青釉葵口莲花纹盘和青釉瓜棱形钵。这4件青瓷造型精美,釉色匀净,均为长武县博物馆旧藏。下面分别做一介绍。
青花大珍 元末明初象舆人物图罐
作者: 刘晓东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武县   咸阳市   元末明初   人物故事画   画面   元代   人物图   首都博物馆   元青花瓷   造型纹饰  
描述: 在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精品陈列厅中,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瓷器珍品,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长武县博物馆旧藏的青花人物罐。罐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8厘米。通体厚重浑圆,丰肩,鼓腹,腹自上至下渐收。足直下至底,平底,矮圈足。通体施以青花纹饰。采用颈、肩、腹、胫四
元青花常规鉴定浅说
作者: 马广彦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武县   咸阳市   元末明初   人物故事画   画面   元代   人物图   首都博物馆   元青花瓷   造型纹饰  
描述: 元青花常规鉴定浅说
玉溪建水古窑青花瓷器装纹饰样赏析
作者: 苏伏涛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玉宇   水窑   青花瓷器   装饰纹样   元末明初   赛典赤   钴土矿   牡丹花   云南  
描述: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从西北南下灭大理国后,对云南实行军事管制。元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宋、金、西夏三方对峙的局面。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元政府对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是比较重视的,这在客观上对于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派赛典赤·瞻思丁治理云南。赛典赤在云南进行地方改革,推行土司制度,实行地方自治。由于社会生活趋于安定,边疆民族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新兴州休纳县(今玉溪市)瓦窑村和建水州(今建水县)碗窑村的陶瓷业工匠就在此时利用当地出产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创烧出了举世闻名的青花瓷器。玉溪窑和建水窑是典型的民窑,烧造的瓷器全系民用瓷器。从出
浓红绿翠映元明 景德镇元末明初红绿彩高足杯赏析
作者: 路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景德镇   菊花   红绿彩   元末明初   主题纹饰   花卉   元代   装饰   题材  
描述: 景德镇窑烧制的元末明初红绿彩瓷(图1),香港艺术馆东方陶瓷学会、香港中文大学以及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都有馆藏。国内个人虽然也有零星收藏,但存世的总体数量依旧屈指可数,且以高足杯造型居多。结合出土资料,在目前国内所发现的红绿彩标本中有近六成都是高足杯残
浴火凤凰,不老神话:从瓷器发展看景德镇
作者: 曹雅欣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景德镇   菊花   红绿彩   元末明初   主题纹饰   花卉   元代   装饰   题材  
描述: 陶瓷,是土与火交流产生的作品,一窑烧就,名动天下。而瓷器对火的依赖更甚于陶器,陶器一般都在1000℃以下烧结,瓷器却要经过1200℃以上浴火,而后涅槃成器。这些“浴火凤凰”静坐千年依旧亮泽如新,使用如常,真正是长生不老的神话。而瓷器出炉的窑口,最重要的一座叫做饶州窑,也叫景德镇窑。了解景德镇,先从了解整体瓷器开始。
肯尼亚滨海省格迪古城遗址出土中国瓷器
作者: 刘岩   秦大树   齐里亚马·赫曼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肯尼亚   景德镇   青瓷器   龙泉窑   元末明初   标本   元代   古城遗址   中国瓷器  
描述: 2010年l2月~2011年1月,北京大学对肯尼亚沿海地区以往经过正式考占调查和发掘的21处古代遗址和7个其他单位出土的中国瓷器进行了调研。格迪古城遗址位于肯尼亚东海岸马林迪市西南约15公里处,此次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