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508 条
-
论八大山人笔墨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
作者:
洪南雨
徐广青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
传统工艺
禅学思想
陶瓷艺术
绘画
精神境界
心灵
后代
-
描述:
。今天的陶瓷艺术绘画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同时也吸收了八大山人等古代国画艺术大家的精神营养。这里简略地从八大山人的艺术领域汲取一些东西论述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
一种改进的决策树遗传算法融合模型
-
作者:
柳炳祥
曹坤
洪晶
来源:
微计算机信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局部补差算子
决策树
-
描述:
针对目前遗传算法存在随机性大、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遗传算法融合模型。该分类模型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的优点,有效提高分类的准确度,将模型应用到电信行业客户流失分析中,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著者文摘]
-
青花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
作者:
廖志英
黄萍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青花
装饰题材
传统文化
-
描述:
中国的陶瓷艺术与中国其它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起源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联性,其中青花瓷与传统文化关系尤为密切.青花瓷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艺术语言向世人诠释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
-
景德镇元青花瓷传统与现代高仿工艺比较
-
作者:
吴若明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美国学者
景德镇
传统工艺
现代高仿工艺
50年代
基金会
-
描述:
元青花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以大维德基金会的至十一年(1351年)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为依据,从土耳其,伊朗所收藏的青花瓷器中发现了数十件元青花并撰文公之于世,从而引起陶瓷界对元青花的注意。[第一段]
-
景德镇古陶瓷修复工作室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古陶瓷修复
工作室
一传
修复前
景德镇市
研制
民窑
工艺
新干
-
描述:
在景德镇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氛围中,古陶瓷修复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景德镇众多行业中的一朵奇葩。本工作室在继承景德镇古陶瓷修复前人遗留下宝贵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基础上,结合最新科研工艺,研制出丝外线修复技术。经修复后
-
浅谈王步青花艺术风格
-
作者:
王华清
王华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风格
发展史
继承传统
青花
陶瓷美术家
-
描述:
在我国陶瓷美术发展史上,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陶瓷美术家,不论哪个时代,哪个艺术院派,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并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不断创新,才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王步先生
-
伫立的碑铭——解读李险峰的《石头风景》
-
作者:
方志凌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元素
风景
碑铭
中国传统
水墨山水画
解读
精神气质
石头
-
描述:
一无论置身于明媚的街道或庭院中,还是在展场昏黄的射灯下,《石头风景》淡逸古雅的形貌和隐含其中的独特精神气质总是格外引人注目——石头的外形,透明树脂温润古雅的色泽与质地,以及封存于树脂石头中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这是雕塑家李险峰的《石头风景》系列的基本构成元素。
-
艺术史的第一次整合
-
作者:
李希凡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杂技
舞蹈
艺术史
绘画
音乐
-
描述: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艺术,从原始到现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混沌的起源到分门类的繁荣和发展,可谓万卉芬芳,绚丽多彩,如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绘画、建筑、雕塑、工艺,都有着不同门类、各种形态的辉煌的创造,并且以其独特的民族的审美神韵贡献于世界艺术宝库。
-
东方的钥匙
-
作者:
何喜忠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绘画
东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钥匙
乌托邦
文人气质
-
描述:
何喜忠的画兼而具备严谨与轻放、细密与疏离的某种文人气质,他用油画语言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无我无涯境界,天性的流露:让人感动于他笔下打造的一个个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桃花园,这是他的乌托邦,是他的精神家园。[第一段]
-
图像背后的现实隐喻 谈崔进近作
-
作者:
鲁虹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题材
生活方式
艺术家
人与人
艺术创造
隐喻
艺术表现
近作
超现实主义
手法处理
-
描述:
与早期喜好借用传统的民风、民俗、民情来表现众生狂欢的场面不同。自1995年以后,艺术家崔进主要是借用现代生活的场景,来表达他对都市的深层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文化敏感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的工笔画家,要么是在运用传统的手法画些传
<
1
2
3
...
33
34
35
...
49
50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