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分析
-
作者:
郑四华
陈运财
郑文君
来源:
金融与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理
再分配
国民收入
-
描述:
本文通过构建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传导机理模型,采用控制变量的控制实验法和费雪方程式,对货币政策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传导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实现货币政策促进国民收入不公平问题得以解决的对策建议.
-
当代高温颜色釉在传统陶瓷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
作者:
魏媛鹤
赵宏
刘琴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形式
高温颜色釉
价值
传统陶瓷艺术
运用特点
-
描述:
当代高温颜色釉在传统陶瓷艺术中运用日益广泛,因工艺特点而形成众多运用形式,在形态、构图、色彩、材料等方面形成鲜明特点,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人文和生活价值。
-
“现代”并非“传统”的对立——中国语境下的现代陶艺发展
-
作者:
刘颖睿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传统
观念论
现代陶艺
中国语境
“现代”
立论基础
“另类”
-
描述:
的"另类"。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陶艺界劲吹一股"现代陶艺"之风,倡导者多数以为是为了纠正逐渐"技术化"了的传统陶艺,要强调陶艺的本质和本体,才举起了现代陶艺的大旗。现代陶艺真的是技术化、商业化的传统陶艺的救星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
论清末民初文人画引书入画思潮的传承与创新
-
作者:
陈健毛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传承
笔墨
引书入画
创新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清末民初是文人画重要的传承和创新时期.这一时期文人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引书入画思潮.从元代的逸笔聊写胸中逸气,到明末清初的笔墨自身美感的发现,再到清后期金石学风的催发,终于在清末民初形成了引书入画思潮.传统型现代画家们的引书入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人画抒情写意的内涵和形而上的境界,但却赋予...
-
双重身份的画家:郎世宁
-
作者:
刘桂芳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南堂
乾隆时期
年希尧
中国画学
中西绘画
宫廷画家
西方传教士
马国贤
康熙皇帝
-
描述:
明清以来神秘而古老的中国吸引着西方传教士,许多人渴望前往中国,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仅26岁的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远渡重洋前往中国传教,因绘画特长
-
论传统装饰风格在现代装饰雕塑设计中的延续
-
作者:
闵刘芸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环境装饰
装饰雕塑
传统风格
-
描述:
现代的装饰雕塑设计创作既要吸收西方雕塑艺术的精华,更要继承民族装饰雕塑艺术的传统,并结合现代的新科技、新材料、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多样化的装饰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装饰造型技巧反映时代精神。
-
封面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包装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定位
团花
传统
色彩
中秋
创意设计
包装
封面
-
描述:
世事总在变迁,唯有美丽亘古不变。其实,传统中秋的美丽更是如此,此款包装仅仅围绕传统中秋文化元素——团花、垂缨坠饰,并且运用现代油画的鲜艳色彩,即展现出团花的色彩斑斓,又营造出垂缨坠饰的不老情怀
-
引诗书画意入石 赋文化内涵于心:对话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李福生先生
-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大师
艺术理念
雕塑专业
工艺美术学校
唐诗宋词
传统文化内涵
师李
高级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大师
寿山石雕
-
描述:
典故、成语故事、历代名画中寻找创作灵感,并赋予作品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李大师在创作时能利用寿山石的特点,借鉴中国绘画的透视、线绘、装饰和雕塑的手法及艺术理念,并把连环画的布局、表现特色、线条
-
用现代雕塑语言来诠释寿山石雕艺术
-
作者:
马铭生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艺术种类
佛道
宗教艺术
佛教传入
现代雕塑
寿山石雕
-
描述:
雕塑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种类,它不同于平面的书法和绘画,而是用立体的造型来体现空间艺术,给人以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雕塑语言是指雕塑的表现主题、方法与形式。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之后,我国传统的雕塑
-
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赏析
-
作者:
张卫红
来源:
武汉文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蛇传”故事
凤耳
粉彩
-
描述:
本文对一件清道光时期以《白蛇传》故事为装饰图案的粉彩凤耳大地瓶的烧造特色、装饰艺术进行了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