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3 条
-
卵石釉瓷年代考
-
作者:
陈文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卵石釉瓷
瓷器
-
描述:
关于卵白釉瓷的烧造年代,现今有关论述文章中均断为元代。那么,入明以后是否就停止烧造了呢?而带“枢府”款铭的卵白釉瓷,其烧造年代的上限与下限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浙江安吉发现清代青花瓷窑址
-
作者:
程亦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呈色
青花瓷
清代
砖红色
严重破坏
窑炉
窑具
足跟
安吉县
-
描述:
该青花瓷窑址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洪家村,洪家大桥东南约20米的山坡上。窑址地因开荒种植遭到严重破坏,窑炉前段农民建屋挖毁,后段也因种作而刨平,现仅存有被火烧过所形成的两道纵向砖红色窑墙残基和宽约2米的窑炉后壁。其附近尚有与窑床走向一致的瓷片及窑具堆积,坡斜15度,因此推断该窑原为沿山势而筑的长条形龙窑。窑床左侧有约150平方米的遗物堆积,右侧有约300平方米的平地,平地上侧有因采泥而成长约80米、宽约40米的岙地,从岙口开始有一条小水沟流经平地边沿至山脚。对该窑址,因未作清理,只能根据调查情况
-
简述黎川县陶瓷工业之现状
-
作者:
何建辉
吴冬庆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十年代
瓷土矿
江西省
日用陶瓷
日用瓷
黎川
陶瓷产品
陶瓷工业
武夷山西麓
大力发展
-
描述:
黎川县地处江西东部武夷山西麓,素以瓷土贮量大、品位高著称,是江西省重要的瓷土矿点分布区之一。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黎川县充分利用瓷土资源,大力发展瓷器生产。一九七八年以后,全县陶瓷工业迅速发展
-
临川古代书院
-
作者:
张德山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郡学
玉茗堂
课试
历观
吴草庐
江西临川
江右
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
古代书院
-
描述:
并生,有宋一代累累如联珠然,至今艳称人口,即以国朝论三李外儒林文苑,偻指难名,他邑罕及也。”历史推移到现代,临川人仍然不逊色于他们的先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有五位主编,其中有两位——游国恩,萧
-
谈宋代陶瓷装饰
-
作者:
李雨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宋代
装饰艺术
-
描述: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大发展的极其重要时期,名窑遍布,技艺精湛,不仅有“钩”、“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烧造的精美产品,还有带有浓厚民间生活气息的“磁州窑”、“耀州窑”瓷和胎质洁白致密釉色白
-
卵白釉瓷年代考
-
作者:
陈文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卵白
白釉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南朝鲜
达维特
土窑
元代
釉瓷
论述文
-
描述:
卵白釉瓷年代考
-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大扁瓶
-
作者:
由志奇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青花瓷器
青花色料
景德镇
龙纹
御窑厂
故宫博物院
纹饰
明代瓷器
历史悠久
-
描述:
中国青花瓷器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明代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烧制了大量青花瓷器,其中宣德窑青花尤其精良,古文献中有"瓷器以宣窑为佳"、"宣窑青花最贵"的称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宣德青花海水龙纹大扁瓶,是明
-
影青刻花瓷与剪纸艺术初探
-
作者:
邬书远
陶正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结构严谨
形象生动
民间剪纸艺术
宋代
艺术风格
艺术效果
民间艺术
刻花
地方特色
-
描述:
影青刻花瓷与剪纸艺术初探
-
与时代同步——十年来的雕塑系教学
-
作者:
田金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实践
三十年
八十年代
相结合
毕业生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自1951年建系以来,在近四十年的历程中,为我国雕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学上得到比较大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十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五年制毕业生35人,专科
-
契丹原始宗教在辽代艺术中的反映
-
作者:
吕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代契丹人
原始宗教信仰
灵魂不灭
近千年
艺术家
明清时代
原始人
契丹族
复面
金属
-
描述: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民族,艺术都是一种社会的表现,假使我们简单地拿它当作个人的现象,就立刻不能了解它原来的性质和意义。”——格罗塞一辽代的复面艺术辽代曾产生过一种特殊的雕塑作品——金属复面。不知
<
1
2
3
4
5
6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