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4 条
-
近代山西民办手工小煤窑兴盛的内在因素
-
作者:
刘志明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盛因素
小煤窑
山西近代
-
描述:
清末到抗战前期,山西民办手工小煤窑之所以在近代机器采煤业已逐步拓展的同时,发展较快,具有持续活力,除当时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大环境外,清末民初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晋煤埋藏浅、易开采、投资小、见效快,与机器大矿相比,成本低、利润厚是其兴盛的内在因素。
-
晋煤之星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煤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矿工
现代化矿井
煤炭部
春华秋实
小煤窑
矿山
-
描述:
50年风风雨雨,50年春华秋实。50年,一代代矿工在矿山黑土地上挥洒豪情,把一个昔日的小土坑建成了如今的现代化矿井;50年,一项项数字的变化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煤窑成了煤炭部榜上有名的示范矿;50年,一个个运筹帷幄的方略更将延续漳村矿五十年的光荣和梦想!
-
一曲情真意宛的千古绝唱——粗识回文诗《旋玑图》
-
作者:
董燕翔
来源:
陕西档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织锦
七言
璇玑
回文体
旋转法
读法
回文诗
阅读方法
交替法
我国古代
-
描述:
在我国古代卷帙浩繁的诗的海洋中,有一个鲜为人知、但却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瑰宝,这就是变幻无穷的《璇玑图》。璇玑图,又名织锦回文诗,是东晋十六国时,前秦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苏蕙通过诗誌和韵律,抒发内心愤懑
-
浅论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表现性写实”
-
作者:
杨静
来源:
商洛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境
当代
表现性写实
中国人文精神
-
描述:
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
欧洲油画表现形式与艺术内涵的关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形式
思想
现代
古典
-
描述:
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两者间关系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揭示事物的本质。在现代派这里传统的画面构成法则都被逐渐放弃,创造者的印象、感受成了主导。
-
西方现代主义对台湾绘画的影响
-
作者:
谢心瑜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质
二十世纪上半叶
立体主义
抽象艺术
自我更新
台湾地区
西方现代主义
绘画
-
描述:
现代主义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运动,包含二十世纪上半叶所有的前卫派。所有现代主义都觉得现代世界与过去有根本的差异,而艺术必须面对并探究自身的现代性,以自我更新。虽然不同的现代主义派别常常彼此互不兼容,甚至偶有对立的情况,但共同的倾向是企图寻求有关艺术本质及人类经验等根本问题。现代主义的画派有:野兽派、立
-
念白的技巧
-
作者:
吴佳伟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剧情
工笔
念白
唱腔
戏曲表演
周信芳
30年代
-
描述:
千斤白口四两唱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念白的功能是通过角色的独白,角色间的对话和对事物的表叙,使观众很快了解剧情的进程始末。早在30年代,京剧大师周信芳在《唱腔在戏曲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把念白
-
从艺术的定义看音乐教育的意义
-
作者:
刘姗姗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定义
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
《现代汉语词典》
典型性
舞蹈
绘画
-
描述:
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
聪明女人 总比男人笨一点点
-
作者:
梅子
七月果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词
生活
笑容
高洁
聪明
职业装
女人
男人
-
描述:
很多时候,对女人来说,聪明也是一种痛,有了太多对聪明的渴望,反而让聪明成了难以卸下的伪装。讲述现场:一颗千疮百孔的玲珑心高洁总是穿着朴素大方的职业装,没有化妆,一张甜甜的娃娃脸,给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同事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声
-
水墨画大家:吴冠中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西方艺术
潘天寿
水彩画
水墨画
江苏省
吴冠中
中央美术学院
林风眠
油画
-
描述:
吴冠中教授,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他30年代在杭州艺专开始学画,国画、油画兼学,从师林风眠、潘天寿等名家,后留学法国,在西方艺术的中心一一巴黎,专攻西洋画,为寻求自己艺术的源泉,50年代初毅然回国,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