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绘画技法图例丛书工笔花卉画法步骤 6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地点:   工笔画(地点:   年代:   工笔画(学科:   人物画   中国   现代)  
描述: 绘画技法图例丛书工笔花卉画法步骤 6
油画十年随想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当代中国   中国绘画史   现代艺术   东西方艺术   中国当代美术   比较研究   中国美术   艺术影响   沙可乐美术馆  
描述: 油画十年随想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中国油画艺术透视
作者: 王艾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油画艺术   艺术家   艺术精神   艺术客体   艺术品   创造精神   艺术史   艺术语言   时代精神  
描述: 一 自由,就其内在的规定而言,是人对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肯定。艺术的自由则是一种创造精神的抽象物,其间闪烁着艺术家人格的光点。在文化的大背景中,艺术家的自我在默默地融化着大千宇宙的绝对法则和永恒秩序,从而通过艺术语言传达着一种与人类的痛苦、人类的历史、人类的命运相关联的一种情绪。正是在达到超越的层面这一点,真正自由的艺术家和一切历史上的伟大哲人先知一样,为了人类的大自我勾
古代文论走向当代审美的有益尝试——读张文勋新著《诗词审美》
作者: 野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文系   艺术性   思想性   古代文论   张文勋   当代审美   审美享受   文字表达   心物感应   审美意象  
描述: 朋友,你愿意到五彩缤纷的中国诗词中去探幽揽胜,去沉浸、陶醉在艺术审美享受中吗?那么,四川大学中文系张文勋教授的新著《诗词审美》(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版)或许是一个热情的向导。它将领你从“心物感应”走向“审美意象”,从“兴会神到”走向“现量直观”,它将告诉你如何欣赏恍兮惚兮的“朦胧美”,如何体验“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传神写照。本书不同于一般诗词赏析之类的书籍,全书共分“审美意趣”、“时空意识”,“感觉的复合”,“声律之美”等二十二节。没有按照老框框从思想性到艺术性,从篇章结构到文字表达,对作品逐篇进行讲解分
新苗茁壮 绚丽多彩——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迎春花奖赛’述评
作者: 剑力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秦腔   戏剧观念   戏曲程式   观众欣赏   现代观众   审美需求   折子戏   表现形式   美学原则  
描述: ,戏剧观念也发生了嬗变,即由“一元化”迅速向“多元化”发展。院内三个团参赛的三十五出秦腔折子戏,正是反映了戏曲思变的这一美学原则和观众的审美需求,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表现形式的剧目在舞台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他观众目
潞安的基本经验
作者: 尚海涛   来源: 城市问题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发展   发展壮大   四个现代化   科学技术进步   潞安   高效率   企业精神   高速度   经济杠杆   基本经验  
描述: 三十五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潞安的大发展,潞安在科学技术进步中摸索、积累了成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基本经验。潞安矿务局,三十五年来,靠技术进步,在一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几个小煤窑的
雕塑之城——罗马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博物馆   保存   导游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人工修复   姿态   秦兵马俑   处世之道  
描述: 雕塑之城——罗马
在“动态结构”中寻找“恒态机制”(关于现代艺术的“胡言乱语”之四)
作者: 苏炜   袁运生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达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   现实主义   原始艺术   现代艺术   毕加索   抽象主义   表现主义   后现代主义   康定斯基  
描述: A:我们都知道,现代艺术不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宁馨儿。就我的经验感受而言,便经历过一个由陌生到理解,由理解到欣赏,又由欣赏进入疑惑这样一个过程。走进纽约现代艺术馆,有时会陷入那种被辉煌的奇情异彩所带来
短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变性   摄影   矛盾性   艺术概念   现代艺术史   读者   莫扎特   绘画   同类书   通俗艺术  
描述: ,它不是仅仅告诉读者现代艺术的内容。它主要是想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懂得现代艺术的多变性和矛盾性的根源。还有人认为,其特点在于把摄影作为与绘画等艺术项目相同的项目专门加论,这本身证明阿纳森对传统的艺术概念有独特的认识,把现代化的进展与艺术结合得自然得
敦煌莫高窟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之一——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家具的演变(摘要)
作者: 杨泓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习俗   十六国时期   中国古代家具   礼节   敦煌莫高窟   传统习俗   敦煌壁画   公元   坐具   雕塑  
描述:中国古代,日用家具的使用和演变,与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同礼节制度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并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着当时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公元五至六世纪,正是中国古代家具由发生期
< 1 2 3 ... 18 19 20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