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89 条
-
自省 更新 扩张
-
作者:
邱瑞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物质生产
造型要素
自省
传统观念
现代观念
扩张
社会进程
油画
自觉
-
描述:
日新月异的物质生产迅速发展,新的观念层出不穷,一切领域的创造使社会进程起了深刻的变化,艺术的传统观念出现了解体。画家开始思考新的课题,不管愿意或不愿意、自觉还是不自觉,现代观念象一股强大的巨流对我们是一种挑战。对油画的形态、造型要素、色彩构成、时空的表现,艺术的心理、视觉的状态等认识的扩大,以及现代
-
评画印象记——谈“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
作者:
袁运甫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欣赏
艺术实践
作者
当代中国
美展
印象
美术作品
油画
各省市
-
描述:
我激动而欣慰地先睹了“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各省市送展候选的作品,一千五百余幅,真是艺术的海洋!这些作者是当代中国美术界最具有活力与希望的第三梯队”,年轻有为,大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慨。 继而又欣赏了不少著名画家为此展“赠画”的作
-
方家街出土一批明代遗物
-
作者:
洪峰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遗物
饰件
公社
城址
明代
柳河上游
菱形网格
考古调查
出土
-
描述:
方家街位于大柳河上游南岸,地属海龙县小杨公社。已往的考古调查中,在这里发现了一座辽、金新建并延用至明代的城址。一九八三年秋,当地一位社员挖菜窖时,在城址西北角处距地表深80厘米的地方,先后挖到铜钵、铜匙、料珠、饰件和青花瓷盘等物。据青花瓷盘分析,这批器物均应为明代遗物。
-
思想者·开拓者——公刘诗歌的时代特色
-
作者:
郭栋
吕慧敏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小川
诗歌
骆驼
公刘
时代特色
思想者
天安门广场
诗集
叶笛
油画
-
描述:
大凡诗人,当他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时,才懂得其诗的价值。他会同人民站在一起同喜、同悲、同命运,一种责任感会促使其勤于思考、勤于探索,这样他才能不断地变换其艺术形式去反映生活。他的诗恰恰从这里找到了源泉,踏上了坦途。假如,公刘面对五七年的忧愁风雨退隐了,去“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世界”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那么,人们只能认识那《西盟的早晨》中“难以捉摸的旭日的光彩”的青年诗人,不可能认识后来的公刘。
-
诗人笔下的雕塑家
-
作者:
潘一禾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册子
语言
代表人物
带尾
象征派
工作室
长诗
雕塑家
里尔克
罗丹
-
描述:
对我们并不陌生,这位奥地利诗人是欧洲后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一九○五年,里尔克突然发现了当时尚未成名但正在创造奇迹
-
“布拉格,我的爱”
-
作者:
朱世达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诗歌
瑞典
捷克斯洛伐克人
诺贝尔文学奖金
小说家
布拉格
斯拉夫语
二十年代
获得者
-
描述:
秋天的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格拉达区斯拉夫教堂与艺术雕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在薇诺拉迪医院,一位一头银发、长着一对深邃的大眼睛的长者获得了一九八四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诗人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Jaroslav Seifert).他毕竟太老
-
土肥美夫、谷村晃编《表现主义美术与音乐》
-
作者:
李际东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主义音乐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宗教改革
绘画艺术
印象主义
美术史
造型意识
市民社会
新音乐
-
描述:
表现主义绘画,是日耳曼造型意识对现代艺术的贡献。远在德国宗教改革时期,丢勒和格吕纳瓦尔德的艺术,就曾使德国绘画在美术史上熠熠生辉。但公侯分治的公国,落后的市民社会,以及地方主义的愚昧,又使德国的绘画
-
古代窑炉与铜红釉
-
作者:
杨文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当阳峪
修武
钧瓷
大清一统志
古代
窑炉
铜红釉
窑口
河南省北部
-
描述:
古代钧瓷很多地区都曾相继出现过,以窑口为标准有汝窑、当阳峪窑、钧台窑、龙窑、饶州窑。现就历代焙烧过钧瓷的古窑炉进行一次讨论,抛砖引玉。 1.当阳峪窑当阳峪窑地址位于河南省北部修武县。(按《修武县
-
交脚佛及有关问题
-
作者:
顾森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印度
壁画
犍陀罗
敦煌
佛教造像
笈多王朝
西域地区
菩萨
贵霜王朝
佛陀
-
描述:
佛的坐式,有七种之说,交脚属于倚坐的特殊一式.在八世纪前的印度古代佛教造像中(如贵霜王朝时的犍陀罗和秣菟罗;安达罗王朝时的阿玛拉瓦提;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时的秣菟罗、萨拉那特、阿旃陀、巴格等较有名的造像
-
银幕舞台双堡垒,鄙视敌特与凶顽:怀念应云卫同志
-
作者:
陶金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戏剧电影
导演
光荣传统
上海
中国戏剧
国民党
三十年代
电影事业
电影公司
-
描述:
;他不是软骨头,他是硬汉子,他维护着三十年代戏剧电影的光荣传统,绝不背叛投降;终于在游斗示众的行列中,身挂黑牌,烈日当空,他倒下去了。过去曾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
1
2
3
...
13
14
15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