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935 条
-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将服务贯穿于审计始终
-
作者:
叶观荣
来源:
审计与理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六大报告
审计人员
审计质量
审计信息
审计机关
复合型人才
被审单位
领导决策服务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
描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将服务贯穿于审计始终
-
《线性代数》教学法探讨
-
作者:
邓美兰
来源:
大学数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性代数》
教学内容
大学
学习兴趣
应用
Matlab
教学法
-
描述:
《线性代数》教学法探讨
-
宋代的湖田窑
-
作者:
李一平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瓷生产
窑场遗址
宋代
景德镇
陶瓷考古研究
《南窑笔记》
特征
湖田窑遗址
陶瓷产品
-
描述:
宋代的湖田窑
-
浅谈梅瓶的源流与演变(下篇)
-
作者:
杜文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景德镇
发展脉络
演变
造型
元代
梅瓶
源流
出土
-
描述:
上期我们结合梅瓶实物和一些古代绘画、雕刻作品,谈到了从辽鸡腿瓶到宋金梅瓶的发展脉络。图一就是曾提到过的宣化辽墓壁画《童嬉图》,张文藻墓为辽道宗大安九年(1093),相当于北宋哲宗元祐八年,已算是北宋晚期了。这
-
真假元青花瓷器辨析
-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仿古瓷
景德镇
考古发现
五大名窑
元代瓷器
陶瓷发展史
古陶瓷
元代青花瓷器
历史文献
-
描述:
随着越来越多的元青花赝品流入市场,众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处于望而却步的局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及考古发现成果,使读者在认识元青花的基础上,掌握鉴别元青花真伪的基本技巧。
-
近观永乐青花的时代特征
-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龙纹
永乐
文字说明
赝品
元代瓷器
仿制品
刷釉
时代特征
-
描述:
如何更好的去鉴别永乐青花,是每一个喜爱青花瓷器的爱好者所关注的话题。在仿制品愈加泛滥,仿制手段愈加高明的今天,希望文中特征明显的局部照片和精到的文字说明能让您加深印象,从而增强您识别赝品的能力——编者
-
国内明永乐青花瓷器市场价位有待突破
-
作者:
马继东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永乐
艺术制作
上海博物馆
艺术精品
艺术品市场
明代瓷器
美术馆
-
描述:
近20年明代瓷器的升值速度和幅度令人瞠目。20年前花几百元钱就能买一件明代的官窑,那么今天一件明代青花瓷动辄就上万元了。如果说明代青花是瓷器市场上永远受藏家追捧的宠儿,那么永乐青花则是她王冠上的一颗
-
扫描中国油画艺术20年的变革与发展
-
作者:
刘兴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前卫艺术
油画艺术
20世纪
美术新潮
变革与发展
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这里探讨的油画艺术20年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结束这一时间维段。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历史变化的原因.油画艺术乃至整个中国绘画艺术这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
-
以色写心 道法自然——柳振坤油画作品解读
-
作者:
魏运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时代
艺术家
现实主义绘画
现代主义
凡·戴克
道法自然
综合能力
审美理想
油画
作品解读
-
描述:
自读图时代来到后,圈里人就习惯将作架上绘画、雕塑者或架下装置和行为者统称为艺术家,大概是因为艺术家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更具创造性吧!2000年成都的“世纪之门”艺术展之后,主流艺术与边缘艺术加剧
-
中国画主义
-
作者:
石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艺术境界
现代中国画
西方绘画
传统型
中国画艺术
西方现代绘画
传统中国画
油画
东方绘画
-
描述:
石齐属于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行中国画变革的艺术家。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他在穿越中西各种艺术思想和形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石齐风格”。石齐早年师从于黄胄、刘海粟诸师,并追随徐悲鸿的创作观念,所学甚为驳杂,除中国画外,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连环画、雕塑、装饰画、书法等,都有所涉猎,这为其后的中国画创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石齐的艺术实践来看,他对传统中国画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融入抽象、印象的观念和形式要素,使三者在表现性的美学平台上达到新的统一。不仅如此,石齐还以此为契机,重建了传统笔墨,焕发了传统笔墨的活力、生机与本真。这一结果也是他“三象并举”(具象、印象、抽象)理论的具体实践。 ——张晓凌
<
1
2
3
...
12
13
14
...
92
93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