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艺术三十年的历史叙事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三十年   历史叙事   中国艺术   文化发展   中国美术   现代化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对于最近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叙事,存在着在谁的历史中谁是主体的问题。为什么我要提出这样更加具体和细致的问题呢?因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不仅与一百年来中国的外部现实的变化有关,也与中国美术自身的变革有关,更与最近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态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移动Agent检测QoS的分级查询UDDI模型
作者: 王力   高岭   丁思博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移动代理   UDDI   QoS   中间件   Web服务   分级查询  
描述: UDDI注册中心具有主动QoS检测能力;同时将其按照存储服务类别不同划分为多个UDDI单元,并添加分级查询中间件模块来对用户查询信息进行预处理,减轻移动代理检测模块的工作压力.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
分布式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花青   高岭   张林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式漏洞检测   OVAL   检测代理   中心管理子系统  
描述: 针对目前主流的漏洞检测工具检测时间长、误报率高以及使用攻击代码影响系统运行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OVAL的分布式漏洞检测系统,采用基于主机的漏洞检测方法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该系统由检测代理和中心
自由还是束缚?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式漏洞检测   OVAL   检测代理   中心管理子系统  
描述: 强调直接性和现成性,吸收了装置艺术的许多思维观念。将沉重静态的雕塑实体轻盈化和动态化,或者将自然中难以固定和表现的事物或者现象物化为空间中的结实作品结构,成为当代雕塑艺术家看待各种材料并且转化这些材料的一种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贾方舟   张晴   皮道坚   杨春时   张敢   黄宗贤   余丁   吕澎   李一   岛子   郑工   李晓峰   王端廷   杨小彦   王林   顾承峰   赵力   黄笃   高岭   杨卫   王春辰   刘淳   陈默   吴鸿   管郁达乌苏拉   刘礼宾   俞可   张强   盛葳   何桂彦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艺术   传统   新生代  
描述: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四川美术学院第三次大规模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体展览。此次展览以八个学术单元系统地展示200多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自然的赞歌 何玮明2012年法国斯特拉斯堡个展
作者: 范迪安   高岭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教教堂   策展人   斯特拉斯堡   法国   自然风景   艺术家   展览   国际协会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于9月14日在法国欧盟首府斯特拉斯堡市的斯特拉斯堡新教教堂开幕。持续两周的展览由欧洲·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国际协会(AIS)主办,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为展览荣誉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
广西兴业县高岭古代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
作者: 黄全胜   李延祥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地区   冶金   冶金史   碳14   炉渣   唐代   古代生铁冶炼   考古  
描述: 高岭古代冶炼遗址位于广西兴业县龙安镇腾冲村高岭山腰处,面积约2000m2。作者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秋季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和取样。本研究采用金相、矿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评《谁之批判? 何种现代性?》
作者: 高岭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章   批判   当代艺术   质疑   思考   自由主义   中国当代   语言文字   政治现代性   艺术批评  
描述: 在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当中,方法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我们总是试图解答当代艺术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鲁明军在近期撰写了一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
当代艺术叙事的多样性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结构   叙事模式   现代中国社会   现实主义   写实风   艺术创作   建构方法   阐述方法   叙事形式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文化报》2009年9月3日任何关于艺术创作的批评和研究,从阐释文本得以展开的过程来看,都是一种叙事。换句话说,任何艺术创作之所以能够具有价值,正是在特定叙事模式或者话语结构的建构下才形成的。因此,对艺术叙事的研究和探讨,实际上就是对艺术阐述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具有建构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2014·武汉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冀少峰   贾方舟   胡永芬   徐虹   皮道坚   黄继苏   王端廷   罗岗   吕新雨   鲍栋   鲁明军   孙冬冬   刘礼宾   李旭   杨小彦   殷双喜   王璜生   孙振华   鲁虹   吴鸿   高岭   唐克扬   付晓东   严舒黎   刘明   傅中望   刘凯羚   马文婷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现代性进程   文献展   学术主持   皮道坚   孙振华   贾方舟   鲍栋   艺术交流   研讨会纪要  
描述: 主题: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时间:2014年9月13日地点: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学术主持:冀少峰(湖北美术馆副馆长)与会嘉宾:贾方舟、胡永芬、徐虹,皮道坚,黄继苏、王端延罗岗、吕新雨、鲍栋,鲁明军、孙冬冬、刘礼宾、李旭、杨小彦、殷双喜、王璜生、孙振华、鲁虹、吴鸿、高岭、唐克扬、付晓东,严舒黎、刘明、傅中望冀少峰: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由于嘉宾众多,就不再一一介绍了。中国有一个尊老的习惯,这次贾老师在神农架举行的中国行为艺术研讨会上表演了倒立,引起广泛关注,首先有请贾方舟老师发言。贾方舟(批评家、策展人):前不久我因倒立成名,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高兴?可见批评家的批评行为还有很多值得去思考
< 1 2 3 ... 12 13 14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