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尹宝亭陶艺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基层单位   次参加   环境工程   中国艺术   美术学校   现代陶艺   雕塑性   生活创作   中国美术  
描述: 尹宝亭:1963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84年毕业于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陶艺专业。长期生活创作在基层单位,在有关于美术的各领域都有所涉列。近年来致力于现代雕塑性陶艺的探索,对环境工程陶艺更是情由独钟。1988年参与筹办“首届中国陶艺壁饰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多件作品入选。多次参加北京、上海、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作品受到各界人仕好评,并被收藏。多年来常受到恩师韩美林先生的教诲。
现代陶艺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思考
作者: 李宪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陶瓷   现代陶艺   原始陶器   陶瓷艺术   多元共存   传统文化价值观   艺术形式   成型方法   感悟性   艺术存在方式  
描述: 纵观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陶作为一种自然永恒的材料,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走向现代,更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存在方式走向未来。原始陶器在世界各地先后出现,虽然在造型、装饰和文化理念上有不尽相同的地域特色,但其成型方法和艺术形式却存在着许多的相似性,这可谓人类的共识。
论周国桢的艺术
作者: 侯样祥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艺术教育   艺术表现力   陶艺家   泥条盘筑   现代陶艺   艺术精神   艺术创作   陶艺创作   动物世界  
描述: 今年是周国桢先生80华诞暨从艺60周年。60年来,周国桢先生勤勉不息、耕耘不辍、创新不止,在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研究诸多领域硕果累累、成就非凡。在世界现代陶艺发展史上,主要以动物为题材进行创作的陶艺家甚少,能坚持一辈子者更是寥若晨星,而周国桢先生则是其中的佼佼者。60年来,周国桢先生创作的系列动物题材陶艺,不仅在中国陶艺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陶艺史上也可谓影响巨大。周国桢先生的陶艺之路,堪称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历史之缩影。
记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纪念雕塑《亚洲艺术之门》建造
作者: 雨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破与创新   亚洲   陶文化   纪念   现代陶艺   佛山市   建造工程   美术师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一、《亚洲艺术之门》建造背景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文化厅、佛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已于2005年11月1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并首次举办了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签署了《佛山宣言》.……
浅析当代陶艺中的审美“趣味”
作者: 何征   毛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趣味   表现   当代陶艺  
描述: 当代陶艺是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陶艺是火的艺术,在泥与火的烈炼中陶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肌理"趣味",并且这种"趣味"美感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本文试图以当代陶艺表现为例,从"趣味"中找到缘由,通过陶艺的材质、肌理、偶然性中领悟、感发陶艺表现中独特的审美魅力。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作者: 简锡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文化   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   现代陶艺   民族文化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新认识   城市文化形象   区域文化  
描述: 如果说20世纪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世纪,到了21世纪,全世界正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趋势:看东方!事实上,中国元素已在世界舞台上频频出现,东方的宗教、哲学正成为西方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研读的重要著述;东方的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艺术正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在整个东方引入了大量西方文化元素之后,东方文化元素正在成为西方时尚的主题。 在东西方现代文化交融之际,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何在?是千遍一律地盲目跟“西风”,还是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探索一条传承民族文脉的时代特色之路,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雕塑文化现象的初步探讨,取得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及地域文化价值的认同共识。
禅与道的现代生存:观中国台湾陶艺家李茂宗陶艺创作
作者: 仲如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陶艺作品   推动作用   中国台湾   中国传统艺术   陶艺家   现代陶艺   学术活动   中国画   陶艺创作  
描述: 中国台湾陶艺家李茂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陶艺家之一。他的现代陶艺作品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中国传统艺术意境。数十年来,他往返于中美各地,积极举办相关学术活动,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
作者: 简锡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文化   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   现代陶艺   民族文化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新认识   城市文化形象   区域文化  
描述: 如果说20世纪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世纪,到了21世纪,全世界正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趋势:看东方!事实上,中国元素已在世界舞台上频频出现,东方的宗教、哲学正成为西方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研读的重要著述;东方的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艺术正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在整个东方引入了大量西方文化元素之后,东方文化元素正在成为西方时尚的主题。 在东西方现代文化交融之际,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何在?是千遍一律地盲目跟“西风”,还是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探索一条传承民族文脉的时代特色之路,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雕塑文化现象的初步探讨,取得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及地域文化价值的认同共识。
论现代陶艺的审美意蕴
作者: 孟夏   王朝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现代陶艺   独特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现代陶艺独特性的阐述,分析了现代陶艺与传统的陶瓷艺术在审美意蕴上的不同,旨在促进现代陶艺在现代人精神文化领域的新生,使现代陶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意蕴。
呼吸的泥土——林扬和他的雕塑
作者: 林钰源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难时期   雕塑语言   历史命运   行为方式   给人深刻印象   现代陶艺   泥土   编辑工作   “怪人”   潮汕平原  
描述: 已届不惑之年、仍孑然一身的广州雕塑院雕塑家林扬,生活上的孤寂、凄凉,正好与其艺术上的成功形成强烈反差,他那屹立在广州雕塑公园广场的铜雕《民族魂》闪闪发光,而他的生活相形之下却显得黯然失色。 也许“性格即命运”,执著的追求,常常失去随波逐流可拾得的各种好处;独特的见解和行为方式又容易在他人世俗的目光中成为一个“怪人”。 也许命定他就是个搞雕塑的,吃苦耐劳似乎与生俱来,与泥巴打交道仿佛是上天的刻意安排。他出生在地少人多的潮汕平原一户乡村小学教员家庭,离家不远便是一个砖瓦窑。童年时代,正好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泥巴和木头几乎成了他最熟稔的玩具,柔软的瓦泥可随心所欲地捏出他童年的彩梦。对泥巴的亲切而特殊的感觉,也许还有来自瓦窑烧制砖瓦,泥巴由
< 1 2 3 ... 25 26 27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