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陶行者的自白——伍时雄访谈录
作者: 艾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艺术收藏   艺术工作   学术层面   美术陶瓷   陶艺家   现代陶艺   工作室   作品   雕塑  
描述: 艾:我们知道您已从艺三十多年,曾涉及绘画,艺术摄影、雕塑、设计、艺术收藏、编辑出版以及项目策划等工作,近两年又做起陶来,是什么原因会令您做起陶来?您对陶有什么特别的认识?伍:1973年我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被派赴北京到中国美术馆筹办“石湾美术陶瓷展”,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陶艺。
现代陶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ollege   陶艺作品   宾夕法尼亚大学   陶瓷雕塑   威斯康星   现代陶艺   林达   哥本哈根   Linda   美术学  
描述: 葆拉·让·赖斯是亚历桑那州的一位艺术家。1971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教育硕士,1979年获得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陶瓷雕塑专业美术学硕士,后任教于亚历桑那大学陶瓷系。参加过许多国际性展览,如:丹麦哥本哈根诺尔比画廊举办的“今日陶艺”展、芬兰波西奥举办的“艺术·设计·研究”展览,波兰华沙举办的“美国、俄
速写姚永康
作者: 金文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陶艺作品   永康   古典情结   传统陶艺   探索过程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速写   造型艺术  
描述: 姚永康的激情是开放的,敢爱敢恨,很容易激动。倘若感到痛苦,绝不会故作轻松,他会让人看出他的不快。或许是燕赵慷慨悲歌的历史赠予,使他的内在气质有一种超脱的精神。在艺术探索过程中,他没有重复自己,而是不经意地改变自己,这使得他总是不
现代陶艺小议
作者: 王妮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净化   自然本性   小议   传统陶艺   陶艺家   现代陶艺   人类与自然   亲近自然   陶瓷艺术   艺术形式  
描述: 陶瓷艺术是泥土与火焰的艺术,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最完美的结合。它也许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最好“代言人”。正是因为它的自然本性,使得人们在玩陶的时候能够充分的体会到那种向着童贞般纯净的心灵净化的状态。也使得陶艺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亲近自然,更加观照内心。
吕悦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比   设计创新   陶瓷学   现代陶艺   IH工艺   陶瓷艺术   作品   美术学   雕塑  
描述: 吕悦作品
中国现代陶艺之光
作者: 李茂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大陆   现代陶艺   信息传播   梅文鼎   表现形式   发展趋势   专业委员会   参展作品   演变轨迹   交流沟通  
描述: 金秋十月,由上海“一壶宽”艺苑和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在上海隆重开幕。我应邀前往并担任评委。 十多年来,我应联合国国际开发计划署之聘,到中国大陆考察现代陶艺。我走遍了大陆的各大产瓷区和高等院校,并与各地陶艺学者专家交流沟通,讲学研讨,还举办了两届国际陶艺研讨会,把当今世界的现代陶艺概念和表现形式、演变轨迹及发展趋势等信息传播给大陆。同时,也将自己多年创作陶艺的心得体会
进入后现代陶艺
作者: 袁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中国现代陶艺   发展  
描述: 中国当代陶艺从传统演变到现代,在长期经验主义及经曲图式的形态中演变着,这种形态使传统手工经验在单极图式中实现终极意义。然而自现代工业振兴以来,文化的多元化倾向彻底解构了经典图式,中国现代陶艺在进入现代主义初期是以学院的绘画雕塑模式开始的,从绘画语言的实践转到现代主义范畴的陶艺创作理论。 在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陶艺家们遭遇从未有过的激
城雕与城市文化
作者: 陈云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中国现代陶艺   发展  
描述: 我始终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城雕传统的国家,是一个城雕发展比较幼稚的国家。所以,中国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有缺陷的国家,这也是事实。 真正意义上的城雕历史在中国大约只有百年左右。而在此之前的数千年里,中国虽有漫长的城市建设历史,但却从未将城市雕塑的发展与规划纳入城建纲要之中。达就使中国的古人
关于罗小平和他的作品
作者: 铁梨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语境   陶艺作品   文化品格   民族传统   陶艺家   现代陶艺   作品主题   雕塑造型   情感资源   小平  
描述: 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陶艺家罗小平的心目中始终浓烈地散发着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的情感景像。表情木讷的人物,拙朴肃然的姿态,都来自他长期浸淫其中的传统语境。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精神的迷恋及对当代文化品格的机敏把握,构成了他作品产生的情感资源,并形成了他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记。
谈环境艺术与现代陶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材料   现代陶艺   建筑和环境   艺术家   哲学创造   西班牙   文化艺术   环境艺术   审美价值  
描述: 众所周知,环境艺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崭新的综合学科,不仅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与日俱增,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创造的综合亦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那未知的部分和未被展现的审美,并为文化艺术、科学、哲学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这种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健康的文化环境怎不让以创造、创新为天职的艺术家兴奋不已呢?这种兴奋所带来的是人的创造力的极大解放和艺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格层出不穷,甚至等不及
< 1 2 3 ... 24 25 26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