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漫谈现代陶艺
作者: 梁柏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材料   洋为中用”   陶艺家   文化内涵   现代陶艺   艺术家   陶瓷艺术   “古为今用   陶艺创作   审美价值  
描述: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且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建国以来首件大师青花巨作——“国礼青花瓷”首次公开发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国礼   大写意   奥运精神   天成   中国的瓷器   青花大王   王锡良   当代陶瓷   颜色釉  
描述: 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王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作品杨俊艳《青花青》中写道:"在中国的瓷器百花园中只有青花一枝独秀,占尽春光,而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其它颜色釉以及釉上下彩瓷都顿时黯然失色,只能处于陪衬地位。"国礼青花瓷首次大胆融合融古代经典青花工笔、运用水墨画法,结合西洋风格,堪称当代"青花瓷王"。熊钢如大师绘古希腊卫城及万里长城并橄榄枝装饰,取"起源(企愿)和平"之意,象征着奥运精神从发源地来到中国,为写实的传统技艺;王锡良大师绘松柏环抱,象征万古长青;王恩怀大师绘制的云雾山色"天青过雨景"为大写意;三种风格奇妙融合,大气天成!
粉彩装饰介入现代陶艺的影响
作者: 史海云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特征   现代陶艺   粉彩装饰  
描述: 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门类,其本土化回归问题始终是中国陶艺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陶艺家们一直为如何从传统的艺术宝藏中发掘新的表现方式而探索,以增强现代陶艺本土的艺术特征。粉彩装饰作为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契合了现代陶艺本土性的审美心理。本文以在本土化影响下现代陶艺的审美取向为基线,阐述了粉彩装饰以其自身独有的品格介入现代陶艺后,使处于摸索中的现代陶艺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本土文化特征,以及粉彩装饰本身在与现代陶艺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地拓展其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油画《塘》
作者: 刘军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特征   现代陶艺   粉彩装饰  
描述: 油画《塘》
略论潮州笔架山窑和江夏青山窑烧造工艺的异同
作者: 刘治云   来源: 武汉文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釉   窑具   黑釉瓷   垫饼   青白瓷   龙窑   工匠们   江夏   古代陶瓷   窑口  
描述: 中国古代陶瓷烧造工艺技术源远流长,有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古代陶瓷工匠们不断总结烧造工艺经验,改进装烧技术并不断突破,使我
“玄序——湖北当代油画邀请展”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釉   窑具   黑釉瓷   垫饼   青白瓷   龙窑   工匠们   江夏   古代陶瓷   窑口  
描述: “玄序——湖北当代油画邀请展”作品选
实验新彩艺术的创作案例研究
作者: 黄梦新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内容   新彩   陶艺家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创作研究   当代陶艺   作品   表现技法   实验陶艺  
描述: 一、"实验新彩"艺术的范畴"实验新彩"在新彩艺术创作领域,虽然属于一个新命题,但诸多陶艺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创作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实验作品,这些作品也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实验陶艺"已经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和高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山了一定的影响力(一)表现内容的宽泛性"实验新彩"相对比于传统题材的装饰内容,表现的更加宽泛,在内容上运用的更加自如,
从物象到心象——关于白明的近期作品
作者: 王喆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匠师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大陆   综合材料   金属垫圈   中国传统艺术   生存状态   现代陶艺   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白明 男,1965年生,199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现为该系教师。作品曾参加中国油画双年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澳门现代陶艺展等;曾获’93博雅油画大赛大奖、平山郁夫艺术奖。 九十年代初,当中国大陆几许艺术匠师尚在时髦的思潮中寻找意义参照时,白明却沉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遐思,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始了与远古文化的对话。 “白明从绘画一上手就开始营耕作品的全局,采用粉料或是胶合材料在画布上塑造画底,是以平面化为起伏不平的微妙空间开始远征的。他在画底的营造和色彩的涂抹中,享受着人生的真实和心灵的激荡,正唯其创作状态的真实,其作品才有较强的震
成都地区出土的明代刻款瓷器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底   款识   成都地区   明代瓷器   青花   明清时期   刻划   古代陶瓷   制作工艺   出土  
描述: 我国古代陶瓷款识的制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刻划、模印和书写三种基本形式。刻划款,一般是在制好的坯胎上刻字,然后入窑烧制,也有少数器物是在烧成后再刻款。元代以前的陶瓷款识,多数都采用刻划方法制作而成。
中国现当代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研究
作者: 魏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塑人物   具象   地域文化   现当代陶艺  
描述: 中国现当代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是最具东方情境、中国特色的,它缘自我们学院现实主义教育,蜕变于现代主义的困惑,诞生并成长于陶艺家对当代生活的体验及当代人文品格的把握。其并未中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文脉,相反更加强了东方文化的身份,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资源。正是基于弱势文化、民间文化、区域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拥有了独特的、鲜明的中国身份,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失去话语,而充分体现了它传统的文化优势和丰富的语言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从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用最东方、最有传统的精神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人最当下的生活、情绪与人文情怀。
< 1 2 3 4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