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观栖梧宅书画后
作者: 朱玉德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字形   教学   学生   用笔   字帖   兰亭序   读帖   章法   笔法   创意  
描述: 郁龙道友从艺十数年,200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术业以来,砚田苦耕,不虚时日,研习百家,真行隶篆,渐成规矩。诸体之中,犹擅真草,其深知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成画家,工书者不善小楷,不能成书家之理。近得见其临古小楷,笔法精娴,结字开张,神采清雅。想其于小楷之法必有神会。其行草,疏散雅逸,墨彩古澹,结体自然,真得六朝法也。
奋撑彩篷苦开拓——记北京光翌遮阳篷厂经理赵昭亮
作者: 于永昌   来源: 中国工商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   遮阳篷   意大利   羊毛衫厂   长廊式   尔雅   产品展销会   公文袋   陶然亭   轴干  
描述: 一个高高瘦瘦、温文尔雅、年仅33岁的青年,撑起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篷伞“世界”。他就是北京光翌遮阳篷厂经理赵昭亮。其经营的遮阳篷产品,不但为首都的诸多景点增色生辉,而且在加拿大、荷兰、意大利等国市场上也“花”开茂盛。他是怎样成功的呢?
走进《醉翁亭记》
作者: 石德平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醉翁亭记》   县官   新世纪   征服自然   欧阳修   重要新闻   挂历   环保工作   醉翁之意   江苏连云港  
描述: 新世纪的第一天,我走进《醉翁亭记》。我走进一本古典挂历:青山滴翠,泉水潺潺;肥鱼嬉戏,百鸟欢唱……是工笔,还是写意?我走进醉翁亭,我走进县官欧阳修的情怀。
茶坪村:大山深处花桥古树
作者: 周旻林   彭聪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桥亭   花桥   所建   单拱   白云峰   中源   拱发   始建年代   靖安县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石刻浮雕图案,故取名花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重修。拱发券于对峙溪流两岸的峭石上,桥面平坦无阶,宽4米,长20.6米,通高9.96米,占地110平方米。桥用花岗石,楼用杉木所建。桥亭里立石柱12根,木柱12根,分三高二低成5间
蓝田玉石工匠们在玉石上创作的五龙戏珠浮雕
作者: 暂无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桥亭   花桥   所建   单拱   白云峰   中源   拱发   始建年代   靖安县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蓝田玉石工匠们在玉石上创作的五龙戏珠浮雕
瑶家风光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画   金秀县   民族   县城建设   气候   六角亭   地方特色   街道   穿流   建筑特点  
描述: 的建筑:如雕龙画凤、绿瓦红柱的功德桥、德謦桥、团结六角亭,华美、富丽的人民银行大楼,金碧辉煌的幼苗托儿所大
理想与现实——致村镇规划工作者
作者: 余美生   来源: 规划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管理   亭台楼阁   历史文化   风景景观   宇宙中   鄂州市   雕塑家   森林公园   村镇规划   理想与现实  
描述: 闻到了弥散在空气中的传统历史文化的浓郁清香,仿佛那三五成群的游客的欢笑声已在耳际萦绕;几座荒山,间有亭台楼阁,在你笔下,是一座巧夺天工的森林公园,更是不可多得的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世界上,只有你,才
书法美学:“中国抽象”的一种可能
作者: 李旭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专业人士   抽象   建筑作品   中国   书法美学   艺术形式   《兰亭序》  
描述: 书法,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视觉艺术形式之一。如果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只选出一件代表作,相信大多数专业人士会把选票投给王羲之的《兰亭序》。这是一件书法作品,而非某件绘画、雕塑、瓷器、玉器、青铜抑或建筑作品,书法在各传统艺术门类中的至尊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广州市建筑物要定期洗澡 外墙清洁费由业主负担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建筑物   公交车站   业主   高楼大厦   人行天桥   书报亭   电话亭   广州市   构筑物  
描述: 《广州市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清洁保洁规定》即将出台。该规定将要求广州市内所有高楼大厦、居民住宅、公交车站、电话亭、路牌、雕塑等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必须定期彻底“洗澡”,外墙清洁费用由业主负担。
一束心香祭亡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剖析
作者: 胡铭   来源: 建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建筑物   公交车站   业主   高楼大厦   人行天桥   书报亭   电话亭   广州市   构筑物  
描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先生的力作,它曾获得1986年全国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奖,最近又被评为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笔者曾在1991年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参观过该纪念馆,深被其感染力所震惊!至今它的每一方石碑,每一枚图片以及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它已摆脱了单纯的物质功能,宛若有生命一般。著名建筑大师菲浦·约翰逊曾将行径、洞穴、雕塑感来作为对建筑作品量废、目标、纪律和希望的约束。即:所谓“行径”是指“我”是如何用双脚走近“我”作品的每一个角度、展开一个个空间,以慢慢到达目标的。建筑创作就象作家创作作品一样,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乐,同悲同泣,是一种精神上的彻底投入。所谓“洞穴”是指建筑的物质性,建筑作为一种掩蔽体,主要是满足人们生存、生活、娱乐等等要求而设置的,是一种空间。所谓“雕塑感”是指它的构筑方法,可以把建筑物的形体设计看成一种以砖、石、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雕塑作品,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凝固的艺术。而建筑师完成一个建筑设计时就象一个艺术家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将付予它内涵和思想。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堆砌、拼接过程,而是一个改造环境和创造环境的过程,它与人文、地理、风土、...
< 1 2 3 4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