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乌托】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 条
-
板坯市:艺术与救赎
-
作者:
郑蕾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艺术家
乌托邦
入口处
板坯
象征性
-
描述:
以乌托邦小镇闻名的美国板坯市(Slab City),其最具象征性的景色就是在城市入口处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救赎山(Salvation Mountain),上面写着“上帝是爱”和圣经语录。这座救赎山
-
追溯·在现:张新权油画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作品展
浮夸
艺术家
乌托邦
张新
60年代
-
描述:
出生于1962年的张新权,就像大多数出生于60年代的艺术家一样,既有热情却又渴望温情,充满理想却又忌讳浮夸,内心持重却又积极变化,他们的艺术和人生同样都带有明显的“乌托邦之后”的文化烙印。
-
孪生的青春——邱启敬的身体物语
-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主义
艺术区
装置艺术
视觉经验
中央美术学院
物语
黄天厚土
艺术博览会
工艺美术大师
乌托邦式
-
描述:
了对自己的探询。对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他来说,30多年前浓厚的社会政治意识和乌托邦式的视觉经验,被日益膨胀的物质主义欲
-
理查德·迪肯的“新雕塑”
-
作者:
嵇心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目击者
理查德
乌托邦
艺术品
雕塑
亲属关系
-
描述:
W.J.T.米歇尔认为:"有三种讨论抽象的方法:(1)一种拜物的、色情化的关系,充满了痴迷与焦虑;(2)一种英雄式的、乌托邦的、超越的关系,接近于崇拜;(3)一种亲密的关系,像友谊或是亲属关系—我想
-
材料、观念与自我营造:展望的雕塑
-
作者:
白家峰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材料
乌托邦
展望
艺术经历
雕塑
中国美术馆
思维模式
-
描述:
对于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园林乌托邦——展望个展”,无论是主办方、艺术家还是策展人,都不愿意将其视为一个对展望的艺术经历的“回顾展”。因为在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中,回顾似乎对已经成为历史的角色才会
-
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彼得森
社会
摄影作品
“沟通”
抽象艺术
资讯
“乌托邦”
-
描述:
1915年至2015年的抽象艺术与社会 2015年1月15日至4月6日,“黑色方块的历险:1915年至2015年的抽象艺术与社会”在伦敦白教堂画廊举行。本次展览由白教堂画廊馆长伊沃纳·博拉维克和策展
-
法国马赛公寓和深圳雕塑家园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屈思怡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主义
雕塑家园
马赛公寓
乌托邦式
-
描述:
现了以深圳雕塑家园为代表的一类建筑,其精准的继承了马赛公寓,不仅从形式上还是从功能上。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为何马赛公寓式的建筑在法国遭受人们鄙夷,在中国却大受欢迎?是因其为饱含外来打工者们怀揣的乌托邦梦想,还是体现了这是高效化的社会对这高效建筑的需求呢?
-
现实的乌托邦——赫姆布罗伊的试验场
-
作者:
周胤辰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艺术
杜塞尔多夫
乌托邦
理想主义
试验场
雕塑
-
描述: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诺伊斯市郊,有一座艺术的乌托邦。在一片片麦田间会突然出现如同图腾般的巨型雕塑,漫步在林间小道,却如探索般地可发现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这里是Insel Hombroich,一片
-
扩张的雕塑——黄笃与展望对话录
-
作者:
宋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假山石
想象
艺术家
乌托邦
艺术品
公共空间
作品
展望
雕塑
-
描述:
黄笃:1995年以前,你创作的雕塑是学院写实主义方法的沿续,在这之后,你突然做了一个不锈钢假山石雕塑叫《太湖石》,在1995年被选入我策划的中国与德国艺术交流展《张开嘴,闭上眼》(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作出这样一件作品出来让人很吃惊,这件作品较之以前的作品好像有一个断裂,我非常想知道这个断裂的原因。
-
现代乌托邦 叶红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
贴纸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代乌托邦
创作
艺博会
美术馆
暗示
-
描述:
叶红杏(1972-)出生于中国广西,1995年毕业于广西桂林教育学院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高研班。在2006年中国新锐艺术家大奖中,叶红杏的作品从1100余份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被加利福尼亚的亚洲美术馆馆长及科隆艺博会的总监选为中国TOP20的新锐艺术家之一。最近,随着她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现代艺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第七届威尼斯国际雕塑装置"开放"展、台北艺博会、科隆艺博会,迈阿密巴塞尔等地首届一指的艺博会中展出,红杏的作品越来越被国际所认可,并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