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4216 条
-
盛世丹青工笔多(节选)
-
作者:
洪惠镇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工笔画
写实主义绘画
水墨画
制作技巧
写意画
中国画
艺术形式
现代院体画
写实性
-
描述:
中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正在和平崛起,我们可以称得上恭逢盛世。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画,尤其是院体工笔画的繁荣。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物极必反,形势使然。文人写意画
-
唯美新锐:当代新工笔六人邀请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工笔画家
南京图书馆
唯美
艺术中心
2009年
当代
人文内涵
-
描述:
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2日,由南京十竹斋主办的“唯美新锐——当代新工笔六人邀请展”在南京图书馆新馆二楼古岸艺术中心展厅展出。江苏省及南京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著名书画家高云、江宏伟、常进
-
继往开来 走向辉煌:工笔画在建国后至新时期的振兴
-
作者:
薛永年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中国工笔画
新时期
花鸟画
工笔重彩画
装饰性
八九十年代
写意画
中国画
艺术语言
-
描述:
一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虽曾走入低谷,但近20年间又获得了突飞猛进。源远流长的工笔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和独特传统?何以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跌入低谷?又怎样在近20年的新时期内取得了复兴
-
中国工笔画大事记简编(1949-2010)
-
作者:
潘欣信
王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工笔花鸟画
创作
美术展览会
中国画
美术作品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北京
-
描述:
编写说明:1.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工笔画家响应改造国画的号召,转向新年画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工笔画成就主要体现在年画创作上,形式除了工笔性较强的年画之外,还有白描、连环画。2.建国初期,由于敦煌
-
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作品
学术会议
主办方
学术论坛
学术演讲
当代
中国画
时代精神
-
描述:
1月18日至21日,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在香港华润大厦召开。150余位中国画画家创作的近300幅作品集体亮相,花鸟与鱼虫斗趣,工笔和写意竟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论坛主题为“传承、兼融、新创
-
砚边札记
-
作者:
祁恩进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青绿山水
雅韵
工笔画
大写意
感觉
人物画
中国画
清末
傅抱石
-
描述:
如今画工笔的似乎要比弄大写意的人要多,原因之一就是工笔画容易参展、获奖,也容易出手换银子。但你若想在现在的工笔画家队伍中找出一两个像陈之佛先生那样的人物,恐怕还是难之又难的。陈之佛的年代没有电脑
-
王冠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青绿山水
雅韵
工笔画
大写意
感觉
人物画
中国画
清末
傅抱石
-
描述:
我王冠军,1976年生,黑龙江望奎人。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
-
南·北工笔画对话学术展学术论坛综述
-
作者:
毛建波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学
工笔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学术论坛
创作
写意画
当代
对话
-
描述:
近些年来,中国工笔画发展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方面,中国工笔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事工笔画创作的队伍日益庞大,各种大展的参展作品中工笔画所占的比例相当可观,获奖数量也占优势。另一方面,当代工笔画创作
-
关于工笔画的写意精神
-
作者:
张伟民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中国文化
工笔画
写意精神
绘画艺术
主体意识
写意画
中国画
绘画形式
写意性
-
描述:
关于中国画的写意性,写意画家谈得比较多,工笔画家思考得比较少,界线也比较模糊。实际上,写意性在中国画发展的缘起阶段和文化特质上早已存在,并一直伴随着绘画发展而生发着。只是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
-
中国工笔画特刊导言
-
作者:
孙永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刊
国画创作
中国工笔画
样式
传承发展
历史意义
文化艺术
中国画
绘画
现当代
-
描述:
,是对近代中国工笔画发展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其中有部分作者是"两栖"的)进行概要和集中的展示,以此体现中国工笔画在中国画整体传承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在创作之初或多或少地都曾有过学习和创作工笔画的经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