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1 条
-
席慕蓉和她的“另一半”
-
作者:
宁军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中心
石门水库
生活习性
台湾
布鲁塞尔
留学生
发展前景
小苍兰
席慕蓉
比利时
-
描述:
席慕蓉和她丈夫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他们都是从台湾去比利时攻读的留学生。一个是学油画的,从小对数字就不感兴趣;一个是学物理的,沉迷于数字世界之中。鬼使神差,他们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及
-
杨淑卿:情系海峡的女雕塑家
-
作者:
峻岭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空间
人文景观
高度结合
《韵》
中国台湾地区
生命活力
艺术家
雕塑公园
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
-
描述:
当笔者乍见杨淑卿时,很难把眼前温文尔雅的中央美院著名教授,与挥汗如雨满面尘土的雕刻作业联系在一起……在北京实现童年的梦想 杨淑卿1934年生于台湾宜兰。她父亲杨树荫早年到南京就读,后去日本攻读医学,因为不愿回到日据的台湾当“二等公民”,毕业后来到上海做整型外科医生。
-
海的雕塑
-
作者:
光复
来源:
辽宁工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青花镁矿总公司
中国
矿业经济
工业企业管理
-
描述:
海的雕塑
-
中国水墨画的五墨六彩
-
作者:
何兰坐
来源:
辽宁经济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缋之事
水晕墨章
中国书画艺术
墨山
荆浩
中国古代绘画
六彩
中国水墨画
墨彩
随类赋彩
-
描述:
中国画是以“丹青”(赋彩)与水墨两大体系构筑起来的。中国古代绘画,在战国、秦汉、魏晋时以壁画为主要形式,丹青矿物色为中国画的主要用色。画缋之事,有“五墨、六彩”之说,绘事还是以墨彩为宗。魏、晋、唐初
-
大众图像与油画创作
-
作者:
胡绍宗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委会
中国当代油画
王广义
西方当代艺术
詹建俊
中国美术家协会
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波普艺术
-
描述:
2002年初,《中国小幅油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展出。研讨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詹建俊先生在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之后,对中国油画创作前景作了十分乐观的预言,他说:"虽然讨论架上艺术危机与困境的言论在西方雀起,但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仍然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他的这一番话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
具象油画之我见
-
作者:
高鸿武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油画家
形式感
中国艺术家
生存状态
中国绘画艺术
艺术创造
写实油画
价值取向
艺术形式
-
描述:
中国绘画艺术在经历了文化上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精英主义的使命感之后,唯技术现象尘埃落地。关注人及生存状态逐渐成为现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创造力的释放空间。绘画艺术也从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
-
油画中的装饰性绘画
-
作者:
赵韶峰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八十年代
形式感
艺术造型
艺术创作
工艺手段
画面构成
艺术形式
装饰手法
中国油画
-
描述:
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变化非常大,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也在不断地体验各种流派和风格。从20世纪初代发展的抽象绘画,到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后现代绘画,中国的油画家无不在一一尝试。其中有很多人对新
-
陈丹青:一个矛盾的杂多体
-
作者:
杜曦云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油画家
多体
居纽
苏联模式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绘画
美国画家
架上绘画
陈丹青
-
描述:
长居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陈丹青2000年回国应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西藏组画》蛮声画坛的艺术家,又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内。时过境迁,这20年来,中国大地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陈
-
蔡增斌雕塑作品选
-
作者:
王维刚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露
绘画作品
湖北省荆州市
雕塑作品
学士学位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
里巴
湖北美术学院
雕塑系
-
描述:
1975年,生干湖北省荆州市,自幼开始学画。1990年,绘画作品《大卫与梦露》曾获"全国青少年双龙杯"铜杯奖。1994—1999年,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学士学位。1994年,素描石膏像《阿格里巴》刊登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石膏素描·2》上。
-
禅宗与时代文化
-
作者:
王一丁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时代文化
曹洞宗
佛性
见性
成佛
六祖慧能
释宗演
中国文化界
中国禅宗
-
描述:
在中国沉寂已久的禅宗,在西方已蔚然成风,禅宗能否在国内复兴,中国文化界都在关注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