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6 条
-
安一这样
-
作者:
朱珂
蔡贤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散文
学生作文
语文
-
描述:
那是个热闹的夜晚,不记得是哪年的除夕深夜了,窗外还在不断响起鞭炮声,窗帘也被映得五彩斑斓。而自己已下定决心度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温馨的时光——看书。
-
游戏
-
作者:
杨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杨泥
散文
《游戏》
语文
阅读欣赏
-
描述:
一只小老鼠,终于不堪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住进家里来了。老鼠进家门,家里不安生。自从这只长尾窄身双目玲珑的灰棕色小鼠进了家门,家里就没有真正平静过。夜半时分,有了一种节目,便是屏息聆听老鼠的利爪划拉烟缸、书柜,在茶几上蹦来跳去,与玻璃器皿碰撞游戏,锻炼身体和牙齿的怪声。我们知道,它一会在这里,一会又在那里,它一会在啃食干粮,一会又在独斟自饮。
-
让思维在“空白”处跃动
-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
描述:
有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讲文学课,走上讲台,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疑惑不解。可闻一多执意问:2+5=?学生们只好回答:“等于7。”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是这样,但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于是,他拿起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油画让大家欣赏。画面上突出了两匹马,在那两匹马的后面又错
-
《错误》--如此之美丽
-
作者:
程岩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审美
高中
语文
《错误》
阅读教学
-
描述:
人教版高语第一册新收入了台湾郑愁予先生的《错误》。这首小诗如一块玲珑美玉,含蓄温润;如一曲幽幽琴曲,哀婉凄伤;如一阕宋词小令,典雅清丽。反复吟咏,香远益清。
-
又一个高产丰收年:记2003年汽车工业取得全面进展
-
作者:
张正智
来源:
西南汽车信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油车
汽车制造
汽车市场
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工业
中国
汽车销售
汽车产品结构
重型货车
-
描述:
2003年汽车工业又是一个高产丰收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400万辆,从300万辆级到400万辆级,仅用一年时间;大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汽车产品结构更趋合理;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汽车产品进出口形势喜人;汽车新产品五彩纷呈;合资合
-
《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评介
-
作者:
霍旭初
来源:
西域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祁小山
摩尼教
《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
评介
贾应逸
雕塑艺术
甘肃教育出版社
艺术特色
-
描述:
--印度到中国甘肃以西古代称为西域的广大地区的佛教艺术.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论述深入,信息含量比较高.书前刊有彩色图版33幅,包括印度、中亚和新疆的壁画、雕塑的精品,帮助读者对本书内容的了解.该书是这一范畴里研究著作中的优秀之作,它的出版对研究佛教艺术的产生、发展、传播以及艺术特色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
甲午海战纪念馆
-
作者:
纪述
来源:
下一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世昌
左宝贵
爱国主义
综合艺术
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甲午海战
纪念馆
教育基地
-
描述: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在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在这里,拉开历史帷幕,让你倾听北洋舰船炮声隆隆,重睹甲午忠魂铁骨铮铮,告诫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甲午海战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95年建成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600余万人。
-
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再比较
-
作者:
刘有全
来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中国画
油画
东方绘画
-
描述:
在人类源远流长的造型艺术发展中,绘画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
“贴花术”值得借鉴
-
作者:
漆明贵
梁勇
来源:
现代兵种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人民海军
江泽民
汉语拼音
大理石
海洋
中国海军
大海
抽象造型
映入眼帘
-
描述:
“贴花术”值得借鉴
-
红桃树
-
作者:
陈长松
来源:
当代职校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中学
散文
学生作文
语文
-
描述:
冬已悄悄地离去,大地被浓浓的春意所笼罩着。校园里的花坛中,树苗抽出了嫩芽,像奶粒似的,煞是好看。就在花坛角上,不起跟的地方,却有一株红桃树,正在迎春绽放。它是那样默默无闻,飒爽英姿。它虽然没有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