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中西方水彩艺术的分歧
作者: 梁逸如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融   西方水彩   中国水彩   差异  
描述: 水彩本属于西方画种,其与油画一样产生于以写实为宗旨的西方绘画土壤之中,却因为媒介为水的独特性而异于油画,也正是因为以水为介,这与中国的水墨画有了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明清时期水彩画在我国的传入,现已有五百年之久的历史。中国艺术家早就懂得"西画中用",所以水彩"本土化"早已见怪不怪。这就形成了中国水彩与西方水彩两种不同气质的艺术风貌,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它们必将交融。本文就四个部分浅谈中西方水彩艺术的分歧,最后给予总结。
维亚尔绘画装饰性美感研究
作者: 刘超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融   西方水彩   中国水彩   差异  
描述: 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西方油画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西方油画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交替更换,而具有装饰趣味的艺术与大众生活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联。各类艺术家们开始重新讨论西方绘画的本质问题,通过艺术家们如此的思考,于是从现实角度去看,艺术的视角已经由客观主体转向主观和装饰性。以美学理论为基础,本文主要对维亚尔作品中装饰性美感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构图与色彩出发,找出他的绘画符号,这种符号为其他艺术家表现个人情感提供了
流变·互动·激荡·碰撞——2007上海水彩画邀请展感怀
作者: 刘亚平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碰撞   上海   中国水彩画   舶来品   发源地   流变   19世纪60年代   40年代  
描述: 上海是中国水彩画的重镇,也是中国水彩画的发源地。水彩画作为舶来品,其进入中国衍变和发展的百年,也佐证着上海水彩画的传承和变革的历史。自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在上海绘画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徐家汇土山湾馆,孕育着水彩移植中国的初萌,用以传播教义的天主教宗教画,咸了教授水彩、铅笔、擦笔、木炭、油画的题材。今天看来,无论当年
水色吟咏:中国水彩画的前世今生
作者: 汤雪村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方式   石器时代   中国水彩画   油画作品   吟咏   彩陶文化   墓室壁画   春秋战国  
描述: 1.水彩画发展史 从宏观定义分析,以水为媒,以彩为介,即是水彩画,那么水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0多年,西班牙的阿尔卡米拉洞窟中《受伤的野牛》就是其滥觞。以此类推,水彩画的范畴基本上囊括
应对挑战:中国水彩画30年(1978-2008)反思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危机感   水彩画发展   中国水彩画   观念创新   中国画   绘画   画种   版画   西画   油画  
描述: 危机感与油画、国画、版画等圈子一样,水彩画也有自己的难题,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其表现为画家们的一种危机感。在1949年以前,水彩画与油画地位大致相当,同属于西画,没有什么的区别,甚至尺寸大小上一般也没有太大差距。当时水彩画只是西画的一种形式,或
凝练质朴大气磅礴
作者: 张幼云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发展   学派   广州   王肇民   中国水彩画   艺术精神   美术学院   美学追求   中国画   水彩艺术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水彩画发展史上,有两件事足以让广州美术学院引以自豪:一是在水彩画于中国传播的早期,曾留学美国与英国的李铁夫,不仅是最早的中国油画高手,而且也是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水彩画家。二是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广州美术学院的王肇民先生以其恢弘博大的独特画风逐步征服人心,曾对整个画坛带来震撼,并被公认为当代水彩画大师。在王肇民水彩艺术精神的感召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悄然兴起了一个追求高品位深功力,具有质朴雄强画风的王肇民水彩学派。 上述二事,其一已载入史册,其二也有公论,并被画史提及,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后一史实作初步探讨。 南方雄风:王肇民水彩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王肇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一辈水彩画家,这位一直在画坛上默默无闻的执著探索者,突然以其格调高雅,真实有力的系列水彩精品,震撼了中国整个水彩画坛,使其声名鹊起,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1980年10月,法国巴黎东方画廊举办了王肇民个人水彩画展。这是中国大陆画家解放以来,首次在欧洲以个人的名义举办的画展。展览大获成功,使巴黎观众感到惊讶,并成为巴黎画坛的盛事。
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发展   学派   广州   王肇民   中国水彩画   艺术精神   美术学院   美学追求   中国画   水彩艺术  
描述: 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
信息网
作者: 杨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水彩画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民间艺术   图形数据处理   作品   民间文化   南京博物院   美术馆  
描述: 活动德国开发出虚拟视觉复原雕塑系统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图形数据处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约尔格·福斯坎普,利用三维电脑网形处理技术及光学成像技术等发明了这套系统。科学家首先根据原先艺术品完整的照片,或者是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有根据的推测,使用三维图形软件恢复雕塑品各个角度的图片。参观者站在某一特定角度欣赏艺术品时,所佩戴的眼镜上的微
浦均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联   工笔画家   赣粤高速   中国水彩画   阜宁   美术教师   高等师范学校  
描述: 浦均本名浦军,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江苏省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展览奖项: 2008年12月,"江苏省高师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2008年11月,"江苏工笔新力量·江苏省优秀青年工笔画家邀请展"。2008年10月,"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2008年6月,"状态·山水画八人展"(南京荣宝)。2007年12月,第十二届"美苑杯"优秀奖。2007年12月,"静界·浦均山水画展"(南京爱涛)。2007年9月,"2007江苏花鸟
水彩画不应如此沉重
作者: 赵权利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名称   材料特性   中国水彩画   艺术家   水彩颜料   当代   绘画   画种   油画   水彩画创作  
描述: 根据水彩画材料的特性,可以说在传入我国的西洋画种之中,水彩画与我们民族绘画是最亲近的,因为它们同样都用水作为调和媒材,它们的颜料都是可溶于水的;而且,水彩颜料的透明性,与中国画草色颜料的透明性也十分相似。所以,早在19世纪水彩画传入我国初期,第一代水彩画家,如周湘、徐泳青、李铁夫等人的水彩画创作,在无意中就走了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或多或少地使用中国画的方法来创作水彩画。此后100多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