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
-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世界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视觉经验
二十世纪末
中国画
收藏价值
作品
灰色
影调
-
描述:
收藏艺术品,实际上就是在收藏历史。收藏者所选择的作品,未来能否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最终决定了其藏品的价值与价格,同时也显现了你对艺术的判断与眼光。或许,这正是艺术品收藏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具想象的空间。那么,怎样实现这样的选择呢?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将你所选择的
-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大家项维仁
-
作者:
传世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中国连环画
当代中国
功力
创作
美术师
美协
入选
中国工笔人物画
国画作品
-
描述:
项维仁先生,1947年7月生人。1985年加入中国美协,现为中国美协资深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青岛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荣膺中国文联、中国美协“99中国百杰画家称号”。尤擅工笔人物,画名远播海内外。
-
印度笈多造型因素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
作者:
马刚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样式
传入中国
鹿野苑
中国画
风格
印度
造型因素
佛教造像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笈多王朝,约公元320—550年统治北方。对笈多时代的很多知识需依靠外国观察家的资料,其中主要是中国佛僧法显(公元5世纪)的日记。法显认为笈多王朝是印度太平的时期。佛教美术发源于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年——约前232年)治世时佛教美术最早出现在中印度.尔后又波及到东印度。纪元前后,在中印度秣菟罗与北印度犍陀罗,形成两个佛教美术
-
关于当代工笔画的思考
-
作者:
陈孟昕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回归本体
用色
技术性
现代形态
用线
技法
当代
艺术语言
形式要素
-
描述:
艺术回归本体与纯化艺术语言的潮流推动了工笔画的技术探索、表现途径的拓展与新技法的实验,使中国工笔画具有了超越古代传统的现代形态。对工笔画中的技术问题,我认为涉及三个方面,即造型、用线和用色,它们是工笔画的主要形式要素,形成较多的经典程式,
-
喻继高作品《晴雪》赏析
-
作者:
纪太年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院
中国工笔画
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副会长
中国画研究院
江苏
-
描述:
喻继高,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 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 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 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苏 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他1932年生 于江苏铜山县,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 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 入江苏省国画院。其作品繁盛充盈、 精巧秀丽、光彩照人、泱泱大度、曲高 和众、雅俗共赏。曾参加全国第三,
-
四方书画院巡礼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当代中国
江西省
云南省
曲靖市
中国当代
美术师
美术家
中国美术
艺术学院
-
描述:
方学晓云南省曲靖市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书画院副院长、江西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四方书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曾获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金叉奖,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铜奖,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等。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方学晓画集》、中国邮政明信片《方学晓专辑》。
-
浅谈“意境”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
-
作者:
宫丽慧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语言特征
作用
密切相关
中国画教学
绘画
艺术品位
意境美
中国工笔人物画
艺术修养
-
描述:
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人对绘画创作的参与和对绘画品格标准的确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通过营造高远飘逸、充满超世情怀的“意境”,传达文人对宁静澹泊的理想精神追求被提高到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意境美”受到格外重视。事实上,中国画超脱物外的精神取向,对“意境”营造的特殊偏爱,是中国画审美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画的最大特点。我们发现,在中国画教学中,山水画课程特别注重对“意境”追求的教育,而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意境”追求的不足,过于注重技巧和造型的训练而忽视绘画语言学习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学生掌握和认识中国画语言特征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缺憾。我认为,在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加强“意境”的追求,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加强艺术品位教育,陶冶艺术情操具有关键作用。一、“意境”内涵的传承“意境”的核心在“意”字,即“创造性”和“意念性”。“意境”应该是画者主观想象的结果,是存在于想象的意念之中而实施于画面之上的。同时,“意境”的营造又与人对自然情境的观察、体悟密切相关,“意境”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是生活经验的一种理想化形式的流露,是可以被别人感知、认同的。“意境”与画者的意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是文化品...
-
喻继高与江苏工笔花鸟画派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国画创作
中国工笔画
新金陵画派
当代中国
江苏省
艺术成就
工笔花鸟画
傅抱石
发展状态
-
描述:
关于喻继高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不少专家学者已作了多方面的评论。我想转换一个视角,即从江苏工笔花鸟画整体发展状态及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的角度,来确认喻继高的艺术定位。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江苏中国画创作在全国异军突起,实际上逐步形成了两个画派:一个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以山水画为主,人物画为辅),另一个是以陈之佛为首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遗憾的是多年来人们多只
-
曹小民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协会会员
新加坡
职业画家
江苏
美术家
-
描述:
曹小民,江苏徐州人,现居深圳,职业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展出,并先后在苏州、香港、深圳、佛山、徐州等城市举办个展。[第一段]
-
清新而丽 平极而奇——观何百明工笔花鸟画有感
-
作者:
陈燮君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中国工笔画
清新
技法
工笔花鸟画
线描
赋彩
-
描述:
中国工笔画的历史很悠久,汉代的帛画已在线描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固有色的晕染。这种以线赋彩的技法,形成了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以后,又逐步完善成为一种双勾细染的画法。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李唐以降,工笔画形成了新的面貌。至赵宋时工笔画发展到了高峰,为中国美术史写下了璀璨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