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境”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宫丽慧 

【刊名】美术大观

【关键词】 学生 语言特征 作用 密切相关 中国画教学 绘画 艺术品位 意境美 中国工笔人物画 艺术修养

【摘要】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人对绘画创作的参与和对绘画品格标准的确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通过营造高远飘逸、充满超世情怀的“意境”,传达文人对宁静澹泊的理想精神追求被提高到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意境美”受到格外重视。事实上,中国画超脱物外的精神取向,对“意境”营造的特殊偏爱,是中国画审美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画的最大特点。我们发现,在中国画教学中,山水画课程特别注重对“意境”追求的教育,而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意境”追求的不足,过于注重技巧和造型的训练而忽视绘画语言学习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学生掌握和认识中国画语言特征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缺憾。我认为,在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加强“意境”的追求,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加强艺术品位教育,陶冶艺术情操具有关键作用。一、“意境”内涵的传承“意境”的核心在“意”字,即“创造性”和“意念性”。“意境”应该是画者主观想象的结果,是存在于想象的意念之中而实施于画面之上的。同时,“意境”的营造又与人对自然情境的观察、体悟密切相关,“意境”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是生活经验的一种理想化形式的流露,是可以被别人感知、认同的。“意境”与画者的意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是文化品...

【年份】2006

【期号】第2期

【页码】40-42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