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虚拟化的“真实”——关于陈湘波的工笔画创作
-
作者:
鲁虹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虚拟化
写实艺术
虚拟性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鼎湖山
中国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陈湘波 曾用名陈正,1963年10月生于湖南衡阳,1986年7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4年7月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学位。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收藏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曾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举办的“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举办的“关照自然”中国当代著名中青年花鸟画邀请展。
-
中央美术学院重彩高研班四人画展
-
作者:
蒋采萍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高研班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装饰性
心理体验
中国画
继承传统
-
描述:
中国的传统工笔重彩画,是以“工整谨细”和“色彩明丽”’为特征的。现代的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它是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它已与工笔重彩画拉开了距离,因此称“重彩画”比较切合实际,同时“重彩画” 又与“工笔重彩画” 相延续。重彩画已经不拘泥于工笔重彩画的勾勒、渲染的技法,它已吸收了中国画没骨、写意的方法。重彩画可继承传统的装饰性,也可强调现代的
-
艺术创新的深层动力——胡勃的绘画世界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工笔画
画家
艺术创新
艺术创造
艺术传统
画意
当代
绘画
意象
-
描述:
在当代中国工笔画画坛上,活跃着一批画家。他们以各自富于特色的艺术创造,表现了时代的风采,创造了新的绘画意象和审美境界。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以新的理念和自由创造的文化心态,兼容吐纳中外艺术传统,推动着中国工笔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形成多元并举的时代新风。他们是当代工笔画坛的中坚力量,胡勃是其中的一位。 胡勃的画路很广,工笔、写意、白描,人物、鞍马、花鸟、山水,无所不能。而且,有精品问世。这得力于他深厚
-
现代工笔画色彩拓展刍议
-
作者:
徐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法
中国工笔画
色彩
谢赫
绘画艺术
程式
拓展
严格
赋彩
画作
-
描述:
中国工笔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必然同样具备这么几个视觉特征:形象、色彩、构图等。传统的工笔画在色彩的运用上,一直沿袭了南朝齐谢赫的“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的基本理论,工笔画的设色形成一套严格的程式,并一直延续到近代。在多元化文化背景和多方位文化交流的今天,这种程式已受到撞击,如今,正有许多画家致力于工笔画的研究和探索,在观念上更新,在技法上创新,为工笔画的发展苦心经营,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业绩。
-
诗意纵为
-
作者:
徐波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人物造型
中国工笔画
瑰丽
独特
描绘
艺术风格
构图
诗意
韵律感
-
描述:
陈孟昕是活跃在当今中国工笔画界的先锋人物之一,并在当今工笔人物画流行的甜媚氛围中创造了自我的独特艺术风格一“大工笔”的结构模式:构图秩序井然,而不失灵动的韵律感,人物造型夸张、主观,却不失生动的结构个性;色彩诡谲,瑰丽而不失秀雅以及背景植物的符号特征和极致的细节描绘。
-
恋不够的热土 画不尽的乡情 辽宁美协举办铁岭新工笔画精品展和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家工笔画院同时揭牌
-
作者:
李人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画
画家
辽宁省
精品
中国书画
乡情
学术研讨会
美术家
铁岭市
-
描述:
恋不够的热土 画不尽的乡情 辽宁美协举办铁岭新工笔画精品展和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家工笔画院同时揭牌
-
神飞意扬--宋代人物画浅析
-
作者:
邬琦姝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中国工笔画
相结合
绘画技法
时代发展
破墨
积水
肌理
中国画
组成部分
-
描述:
所谓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描写妇女者称仕女;肖像画称写真.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古装人物.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地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
天启自然情 感悟花鸟间——论喻继高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性
-
作者:
石延平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中国工笔画
年代
画学
美展
画院
工笔花鸟画
美术创作
副主席
美术家
-
描述:
中国画艺术同别的艺术门类一样,也透着时代的影子。特别是现代的工笔花鸟画艺术,大多奇特、怪异、幻化,读后叫人不尴不尬。那一连串的派别“诸侯”,令人心绪缭乱。什么“新现代派”、“后现代派”、“现当代派”等等,等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抑或是“背叛”。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被怪诞、浮躁纠缠的心绪,已骚乱的太久太深了。因而,辨彰清浊,渴求高尚,操守心扉之宁静,是艺术中需要正本清源
-
工笔画线条之魅力
-
作者:
徐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线条
-
描述:
线条作为中国工笔画的精髓所在 ,其不仅可以“绘形写神” ,同时 ,线条本身的提按、起伏、排列、穿插等可产生独特的视觉美感。另外 ,线条对表现物象的质感、空间感也有独到之处。工笔画的发展如避开线条 ,那只能是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