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花一世界 访画家李学梅
作者: 马宏光   来源: 赤子(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破与创新   创作实践   中国花鸟画   中国工笔画   创作心态   读书   哲学思想   丈夫   艺术创作   世界  
描述: 李学梅在国画家里面算是特立独行的,这样说的原因有三:其一、斗室之内,潜心作画二十余年,近乎隔离状态,读书、创作、思考,成为她的生活常态;其二、于工笔与写意之间,李学梅历经"师古、师自然、师心"三个阶段的磨砺,终究找到自我,是传承中的突破,是继承上的发展,是有着鲜明个性的思想与艺术上的体验。其三、无功利心的创作实践,使得李学梅更加接近艺术的本真。最起码,这样的创作心态,一直令她很安静,甚或是散淡与闲适的。
中国工笔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丁玲玲   崔华国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平面设计   中国工笔画   民族性  
描述: 中国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它不仅有丰富的形式,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寻找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再发现,再利用,再创造的契合点,将有助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平面设计。
论工笔花鸟画意境美感的持续性——兼谈宋画《白头丛竹图》
作者: 林任菁   来源: 东南学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意境美  
描述: 一人们习惯于把中国画分成“工笔”和“写意”,这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画的两大基本范畴。①但是,工笔和意笔的二元对立,有时常常被看得过分机械,似乎用笔简约、笔走龙蛇即为“写意”,用笔细密、追求逼真则为“工笔”。这难免给人某种误解,以为工笔画的最高任务就是追求外在的客体的准确性,而写意则一味着眼于主观情感的挥洒。在传统的画论中,写意的文人画往往得到过分的宠爱,而工笔画的艺术成就每每遭到忽视,甚至歧视。早期工笔画曾一度与“装堂画”笼统地混为一谈,被贬为徒具世俗的装饰功能,缺乏高雅的艺术品味。其实,就真正的工笔花鸟画而言,其价值远不止于写实,其功能也远远不仅限于“装堂”。工笔与意笔二者相辅相成,既相对立,又
中国工笔花卉题材中的色彩发展与演变概述
作者: 张璐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色彩   运用  
描述: 色彩是中国工笔画花卉题材中的重要的表现语言。是构成中国工笔画情调和风格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激发视觉神经,造成特定情绪美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工笔画花卉题材中的色彩,在其发展历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传统色彩为导向,辅以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内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色彩系统。
“幻象与本质:工笔画当代性方向展”研讨会纪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中国工笔画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性   现代性   中国画   中国当代  
描述: 时间:二○○八年四月一六日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与会:杭春晓博士(策展人)徐累、张见、崔进、陈林、秦艾、姜吉安、郑庆余(参展艺术家)陆昂(展览主办方之一、『嘉德在线』总裁)特邀批评家、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郎绍君、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孙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牛克诚、北京画院院长助理王志纯、《美术观察》副主编李一、《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杨斌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余丁、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卢芳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曹庆辉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朱其博士、中央美院王春辰博士、中央美院何桂彦博士、独立策展人李峰、独立策展人高岭、中央美院盛崴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明博士、国家画院许沛君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谷泉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陶宇博士主持:尚辉博士(《美术》主编)尚辉:此次幻象与本质新东方工笔绘画展的参展艺术家属于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大多从文革跨入新的时期,经历从大一统思想到多元共存的变化,因此他们有着类似的文化经历和阅历,在工笔画艺术语言的表达上也有一些共通
现实的选择:重回民间的现代工笔复兴:从陈白一《闹元宵》形式风格的两个源头说起
作者: 易英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中国工笔画   艺术思想   艺术风格   艺术家   形式风格   现实主义传统   民间艺术   中国画   中国工笔人物画  
描述: 一、《闹元宵》——陈白—工笔画的转型《闹元宵》无疑是陈白一先生璀璨的工笔画生涯中关键性的转型之作。以一件作品作为一个转折点,常常会使我们忽视画家创作探索的过程和语境。然而作品毕竟是艺术家的足迹,从这个足迹出发,我们可以理清画家的艺术道路,以及道路旁的种种风景。由于陈白一先生是新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乃至新中国
传统的现代性——论赵洪琦的艺术精神
作者: 周瑟瑟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仇英   中国工笔画   绘画语言   传统   艺术精神   现代性   未来性   画风  
描述: 赵洪琦是中国工笔画中仙侠式的大家,他艺术性格的容忍、寂静与灿烂,使他的画风既古典又现代,创造了一个传统精深而又满目繁华的艺术仙境,他引领艺术走向心灵的巅峰,如明代画家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设色师赵伯驹,赵洪琦亦从传统中来,整体技法严密,绘画语言纪律分明,他已经通过传统的未来性建构起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美学。
大美无言 我画我线:陈白一的工笔画艺术
作者: 陈石虎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中国工笔画   传统技法   艺术风格   个人风格   艺术形式   大美   作品   线描  
描述: 如果说风格是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形式上的显现,那么陈白一的工笔画作品无疑是他纯真心境的真实写照。《小伙伴》、《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闹元宵》、《苗岭欢歌》、《芙蓉花开》等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里,我们看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丰富的艺术语言、崇高的艺术情怀,还有陈白一平和的生活心态。
艺术长廊:湘绣《百鸟朝凰》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意深刻   中国工笔画   艺术   湘绣   作品   画面构图   针法  
描述: 作品以中国工笔画为蓝图,大胆地设计了百鸟从四面八方朝凰飞来,画面构图饱满,寓意深刻。画面中松枝挺拔强劲,牡丹盛开,凸显出一派富贵吉祥的气息。主要运用了湘绣针法中的掺针、游针、齐边针、毛针、旋游针、虚针、分筋针等多种针法绣制而成。作品不仅做工细腻,色彩也十分大胆和谐,是一幅将中国工笔画与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完美结合的精品力作。
中国工笔画与西方写实油画
作者: 郭成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中国工笔画   留学欧洲   超级写实主义   里希特   宋徽宗赵佶   中国现代绘画史   美术史研究   写实油画   能品  
描述: 没有哪个时代比今天的全球化程度更高,在超越了地理全球化的维度上,人类进入了信息全球化的纪元。苹果手表的问世,全世界都同步了心跳,两个手指同时按在屏幕上,就可以将心跳传给对方,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了界限。然而全球化是“全球美国化”还是“全球地方化”?越是深度的全球化,越是统一,人们就越追求差异和分歧。中国工笔画与西方写实油画的比较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逃不开的问题,起初这
< 1 2 3 ... 39 40 41 ... 66 67 6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