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华民】搜索到相关结果 62 条
-
浅谈学习陶瓷书法体会二、三事
-
作者:
汪建华
汪骁磊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学习
表现内容
陶瓷
艺术
书法创作
密切相关
中国书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气质
-
描述: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它与中国绘画相辅相成,是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 回顾自己这些年学习陶瓷书法的经历。笔者有以下三方面体会: 1、读书要博为什么读书要博
-
书法与陶艺关系刍议
-
作者:
徐苏宁
程志军
宋士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历史
书法艺术
陶瓷艺术
陶艺创作
-
描述:
书法是一种文字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均曾辉煌至极,但我们却意外的发现两种如此完美的艺术,
-
瓷画赋诗意 陶艺添趣情
-
作者:
李家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化底蕴
陶艺
艺术作品
诗词
诗意
瓷画
文人画
-
描述:
诗词入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诗词入画可以提高艺术作品的品味,使画面的意境得到升华。宋代大诗人苏轼有句话: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认为诗画一律,就是诗画同源,形式美的规律
-
中华情愫:青花与水墨
-
作者:
鄢美良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山水画
青花瓷
陶瓷
艺术宝库
水墨画
民间青花
中国画
装饰艺术
装饰形式
-
描述:
青花是陶瓷装饰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形式。青花艺术的表达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而这种独特的语言与中国画的水墨异曲同工,独领风骚几千年。
-
紫砂工艺表达中的文化追求
-
作者:
王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追求
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
陶器文化
表达
工艺制作
紫砂壶
文化现象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
中国的陶瓷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典型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诸多门类的陶瓷品种深深地映衬着民族的风格和地域文化的特征,然其共同的生命支撑都具有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文化追求,由传统习惯形成的文化
-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黄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汉字
陶瓷装饰材料
书法艺术
运用
陶瓷艺术
文明
装饰艺术
意境美
艺术美
-
描述:
一、书法与陶瓷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在很大的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悠久和延绵不绝。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
试论陶瓷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
作者:
赖宗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山水画
花鸟画
艺术特点
陶瓷文化
人物画
组成部分
写意
-
描述:
传统的陶瓷写意花鸟画是中华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绘画中一支光彩夺目的奇葩,它同人物画、山水画一样,具有着自身的艺术特点。
-
论梅兰竹菊与大吉图
-
作者:
何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中华民族文化
梅兰竹菊
陶瓷艺术
中国兰花
欣赏价值
有机结合
景德镇陶瓷
精神文明
君子
-
描述:
陶瓷是泥与火的结晶,是工艺与美术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集中体现了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更好地诠释了艺术的本源和
-
略论康熙王朝珐琅彩
-
作者:
陈建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造办处
发展进程
珐琅作
传教士
陶瓷文化
艺术意识形态
康熙朝
完美结合
王朝
-
描述:
珐琅彩瓷,它始于康熙王朝后期,大约在康熙五十八年。它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一个分支,高度集中体现了任何一种艺术意识形态的载体,在特定时期出现在人类文明艺术史上必然性的共性和发展进程中偶然性的个性,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和舶来文化完美结合的杰出案例。
-
论中国传统图形艺术
-
作者:
余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传统艺术
传统工艺美术
彩陶纹
中国传统
图形艺术
表现形式
传统图形
漆器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