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艺术陶瓷的走向
作者: 吴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美术教育   艺术陶瓷   石器时代   中国书法   装饰技法   陶瓷艺术   精神气质  
描述: 早在史前的石器时代,就已有土器的制作,尤其史前的彩陶,形式种类繁多,装饰技法与样式丰富多样,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绘画发展的起源。长久以来,历代陶瓷艺术工匠创造出许多杰出的陶瓷器,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和伟大的创造力,富有崇高的审美
中华名瓷 国之瑰宝:青肌玉骨的国瓷——景德镇青花瓷
作者: 林丰年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   景德镇   中国国家形象   中华文明   民族文化   世界文明   中国瓷器  
描述: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因此,瓷器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种代表和象征,也是中国的国粹和民族文化的符号。
世界名牌——景德镇
作者: 王环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中华民族   审美心理   陶瓷产业   景德镇陶瓷艺术   陶瓷品牌   审美价值   中国人民   历史悠久   中国瓷器  
描述: 着、影响着世人。 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明,不断进步的民族。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瓷器,是中国的又一伟大发明,它影响和推动了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景德镇设立珐琅彩瓷科研中心
作者: 余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造办处   彩瓷   景德镇   制作技艺   科研中心   珐琅   设立   工艺美术   制作工艺  
描述: 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的珐琅彩瓷,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创新。然而,珍贵的珐琅彩瓷制作技艺在乾隆以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而失传,后世虽屡有仿制,终因不得珐琅料制作工艺与珐琅彩瓷彩绘烧造技艺而中止。日前,为抢救并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尽快发掘和传承艺术瑰宝珐琅彩瓷的制作技
江西出口贸易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出口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造办处   彩瓷   景德镇   制作技艺   科研中心   珐琅   设立   工艺美术   制作工艺  
描述: 江西出口贸易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出口为例
关于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意义和创作
作者: 何尹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拯救》体时   民族艺术的主体价值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   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   艺术多元化   人的价值  
描述: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描绘中国的历史事件、社会人文、文学名著,反映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真理。坚持中国艺术的主体价值创作,树立中国艺术在国际艺术中的独立价值性,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不仅对中国美术发展史,而且对西方各国重新认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翻开崭新的篇章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它具有潜在的永恒的创作生命力。运用"洋为中用"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借用他国的艺术手法为了更好地创作出本国艺术和人类艺术的主体价值创作油画艺术作品。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对人的价值问题上的探索和创作主题——《拯救》的简介。
中华老字号品牌如何重振雄风
作者: 刘柏松   来源: 企业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老字号品牌   全聚德烤鸭   中国人   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老字号   狗不理包子   民族优秀文化  
描述: 张小泉、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鸭、景德镇、老边饺子、贵州茅台、王麻子……这些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乃至是一些外国人都是很熟悉的名字,都可以说出一些有关这些老字号的信息。这些老字号代表了中国,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中华老字号是一个约定
振冲桩加固粉煤灰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电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老字号品牌   全聚德烤鸭   中国人   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老字号   狗不理包子   民族优秀文化  
描述: 江苏省谏壁电厂、江西景德镇电厂,对灰坝粉煤灰地基分别采用φ0.9、0.8m 振冲桩加固后,加高灰坝,取得了好的效果:使厚18、19m 的饱和粉煤灰地基的地耐力分别增加了8倍、4倍。该法施工简便易行,不需三材,工期短,费用低,不需预压就能有效提高地耐力及抗剪强
《清代外销青花瓷》序
作者: 张浦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   外销   清代   创造发明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    
描述: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从商代始烧原始青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延续着炎黄子孙
嘉靖道教纹饰瓷器
作者: 刘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   外销   清代   创造发明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    
描述: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宠信道教者当首推明代嘉靖皇帝,特别是他中年以后,千方百计妄想成仙长寿之时,其崇道之风就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为皇室生产日用瓷器的景德镇瓷业。作为祭祀用瓷的嘉靖瓷器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即在京师渐兴观字,罢黜僧尼,独尊道教。在其执政期间,全国新修、新建庙坛、殿堂十余处。仅以北京为例,“嘉靖时改祀殿为祈谷坛,降为雩祭(求雨求丰年)之所。更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并建朝日坛、夕月坛,分别于北京东郊和西郊”(《中国古代建筑史·坛庙》)。嘉靖二年(1523年),嘉靖皇帝又在皇宫内公开建醮(道场),“乾清、坤宁诸宫、西天、西番、汉经诸厂、五花宫两暖阁、东次阁莫不有之。”并陆续招来一大批道士和所谓高人,弄得宫廷里没日没夜地设斋打醮,香烟缭绕,诵经朗朗,斋醮祈祷,连日不绝。嘉靖皇帝本人则事无大小,系请于神,不验则请之再三,有验则行大醮,以谢神佑,不斋则醮,月无虚日。其笃信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历史上信奉佛教和道教最著名的梁武帝和宋徽
< 1 2 3 ... 25 26 27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