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青花瓷》序
【类型】期刊
【作者】张浦生
【刊名】收藏家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 外销 清代 创造发明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 序
【摘要】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从商代始烧原始青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延续着炎黄子孙的文脉。中国瓷器将艺术与科技相交融,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不仅是可供实用的物质器皿,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沉静典雅的青花瓷更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它采用以钴为着色料,在胎上先作画后上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工艺,呈色蓝白相映,绘画纹饰生动明快、历久尤新、永不裉色、赏心悦目,博得了古今中外人士的共同喜爱。中国青花瓷器源于唐代中晚期的河南巩县窑。元代景德镇匠师博采众长,使元青花工艺日臻完美,达到了高超娴熟的水平。明清两代,青花瓷步入昌盛时期,成为当时瓷业生产的主流。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青花瓷产量多、品种全、装饰美、工艺精,可谓美轮美奂。清康熙青花漂影开光花卉盖罐考古资料表明,自唐代开始,中国瓷器通过海上往来,代代有外销贸易。1998年、1999年,德国“海底探险公司”于印尼勿里洞海域打捞出水的“黑石号”沉船中,发现了6万多件中国唐代的瓷器,其中有3件河南巩县窑烧造的青花盘。该船很可能是由扬州起航出海,...
【年份】2007
【期号】第1期
【页码】60-63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