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背景下的意象油画
作者: 张春艺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   意象表现   大背景   中国绘画艺术   西学东渐   独特魅力   历史潮流   审美倾向  
描述: 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思潮的构成,流向和总体审美倾向是在西学东渐、中西艺术思想理论和媒介技术交汇冲撞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与此同时中国画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以及艺术思考和探究也是在中西文化交汇冲撞的历史潮流下展开的。而作为西方艺术的"油
浅谈西画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作者: 李杨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画东渐   油画  
描述: 油画由西方传入中国,从此,油画在中国大地传播并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当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各国的绘画技巧交流和融合,在油画领域不断地前行和探索,创造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当然,作为西洋画种的油画,中国的油画家们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不断地吸取本土文化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油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阿游 油画
作者: 黄军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画东渐   油画  
描述: 阿游 油画
西画东渐及中国油画的现实主义
作者: 王鹏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碰撞   现实主义   意大利   美术史学   西画   东渐   文化现象   中国油画  
描述: 西画东渐追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传播普遍认为百年有余,而实际上任何文化现象受到影响和变革形成气候的背后应追寻其最初发生文化碰撞的肇
图像故事
作者: 李岩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讨论课   绘画艺术   西学东渐   故事   中国画   图像  
描述: 在中国画系的一次关于临创转换的讨论课上,有两个同学发生了分歧,一个认为临创的母体与变体一定得是"纯正"的中国画,另一个说不必要,认为西学东渐让绘画艺术的表达更丰富自如。觉得他们争论的样子有趣,便勾起
远古的回声——刘君和他的雕塑艺术
作者: 张钧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世   雕塑作品   人格意识   危机与失落   批判现实主义   艺术家   回声   西风东渐   迹化   雕塑艺术  
描述: :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集体无意识的英雄主义,悲天悯人的批判现实主义,西风东渐的改良与人格意识觉醒,价值、信念的危机与失落,玩世、调侃的粉饰与媚俗,文化语境丧失的刻苦铭心与人文良知殉道式的忧患意
美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收获:邓福星《美术概论》简评
作者: 陈池瑜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综合   “美术”   基础理论   古代画论   美术理论   西学东渐   简评   工艺美术  
描述: 我国古代画论、书论十分发达,且文献丰富,但缺乏将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门类综合起来的美术原理。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Art(美术)一词被翻译到中国,于是出现了包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油画的抽象与意象化特征
作者: 朱明弢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万历年间   局部地区   抽象   意象化   西学东渐   人文精神   西方传教士  
描述: 从明万历年间被西方传教士带入,西方油画传入之历史已久,但在其后很长的时间中只是在中国的局部地区存在。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大潮带动了油画在中土的传播,才真正将西方具有人文精神的油画传入中国,而中国油画家真正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油画本体语言不过近二三十年。
从清末广州“外销画”看中西文化之融合
作者: 余戈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明清油画   西画东渐   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融合   美术史   广州"外销画"  
描述: 本文着重对西洋画传入中国的肇始期——明清时期,西洋画的引入与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清末岭南珠江沿岸广州一带出现的外销画.研究清末广州“外销画”的演变与发展对于现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实践指导意义.
意在笔先:油画教学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实践探索
作者: 白晓剑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探索   风格流派   精神内涵   民族文化   进步意义   意在笔先   西学东渐   油画教学  
描述: 油画作为西学东渐的画种,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人对它的移植、学习、借鉴,从形式,内容到风格流派方面可谓相当充分.这在某个阶段.某种程度上说是非常必要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