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故事
日期:2017.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李岩
【刊名】艺术工作
【摘要】在中国画系的一次关于临创转换的讨论课上,有两个同学发生了分歧,一个认为临创的母体与变体一定得是"纯正"的中国画,另一个说不必要,认为西学东渐让绘画艺术的表达更丰富自如。觉得他们争论的样子有趣,便勾起了我也画一副临创转换作品的想法。2009年,我在上海的展览上认识了一位彝族姑娘,她的先生是一位加拿大籍音乐家,住在朱家角,平时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二胡演奏技巧。她的表弟擅长吹竹笛,我曾有一张他演奏时的照片,其姿态颇似马奈的油画《吹笛少年》
【年份】2017
【期号】第5期
【页码】22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