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油画作品《晋商》的启示
作者: 阴敏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艺术创作   现实美   内容   现实丑   艺术美  
描述: 纵观中西方各个时代美术作品中的商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商人形象在美术作品中的流变。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有一幅名为《晋商》的主题性绘画,这幅画用群像的方式表达了晋商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精神,与中国古代商人形象多局限在风俗画中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术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多以肖像画和风俗画的形式出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这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商人形象也成为画面中的主体。
生活丑和艺术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功力   生活美   艺术家   美与丑   雕塑家   艺术领域   生活理想   罗丹   艺术美  
描述: 晓江在《生活和艺术美》(见《人民日报》82年6月2日)一文中说: 在生活中,美与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侧面。作为生活反映的艺术,当然既反映生活美,也反映生活。但是,艺术本身却只能是美的,生活一旦
李茂丹作品
作者: 李茂丹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功力   生活美   艺术家   美与丑   雕塑家   艺术领域   生活理想   罗丹   艺术美  
描述: 李茂丹作品
中国渔民·日记
作者: 曲直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渔民   记忆   艺术家   日记   美与丑   创作   莱州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 。"成天风里雨里的,浑身脏兮兮的,丑死了……画美女多好……"看着司机年轻的背影,我笑了。我知道司机对美与的认知和我对美与的感受存在着差异。他可能更倾向于大众对美与的表象的理解,我们之间无所谓对与错,只是
罗丹化丑为美的《老妓》
作者: 李起敏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艺术家   沉思   感召力   思想者   人类   化丑为美   罗丹   审美价值   艺术美  
描述: 今年4月,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作为中国与法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再度来到中国。它永恒的沉思留给世界一个象征:人类有许许多多问题需要认真地思索再思索,不论它是天经地义的法则,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思想者》的艺术感召力,在思想缺席的时代好像来自苍穹的启示录,雷霆般震响,怵目而惊心,石破而天惊。与《思想者》同样俯首沉思的是
浅谈“丑”
作者: 沈加蔚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在真实   艺术家   美学   艺术表现   性格   “丑”   作品   油画创作   艺术美   艺术修养  
描述: 本想只从油画角度来谈“”。不过“美学不能分为普遍的与特殊的两种”,当我们讨论绘画的理论时,“就须离开个别艺术的范围,而进到美学的范围”。(克罗齐语)这么一来真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因为笔者对美学实在
有关艺术赏析的态度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关性   艺术院校学生   艺术价值   当代艺术   社会文化   审丑   作品   态度   雕塑   绘画创作  
描述: 在近些年来的一些雕塑及绘画创作和展览中,人们常可看到不少以性为题材而加以把玩的作品以及以""为表现对象的作品,这在社会上和艺术院校学生的毕业作品展览中都
华伦·兰格里作品扮靓悉尼“丑陋地带”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陋   高速公路   公共安全   艺术作品   想象空间   悉尼市   公共艺术  
描述: 一个生气勃勃的“黄金森林”扮靓了悉尼Western Distributor高速公路下的“丑陋地带”,将这里变得明亮并营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并提升了公共安全。悉尼市市长莫尔(Clover Moore)于5月19日开启了这个恶尼最新的永久艺术作品的灯光,这也标志着悉尼社会公共艺术项目的正式启动。
当代中国雕塑形式语言中丑的审美化取向
作者: 柳成荫   郁献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形式语言   中国文化   丑的审美   审美追求   负效应   当代中国   雕塑家   潜意识   审美化  
描述: 事实上,人类对于任何一种形式语言“审美的”探索与创新,同时也就是对“的”东西认真的反思与否定。但问题还不止如此。我们作为有着灿烂辉煌的雕塑历史文明古国,到了近现代,却在雕塑形式语言的突破和创新
浅析古希腊雕塑中的"丑"的形象
作者: 柴鑫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的发展   古希腊雕塑   “丑”的形象  
描述: 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有了审美实践,也就有了对美丑的思考。虽然古希腊人极度的崇尚美,而且还有法律明文规定拒绝表现丑,但是纵观古希腊艺术竟然存在了大量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诠释古希腊雕塑中这些""的形象。
< 1 2 3 4 5 6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