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丑】搜索到相关结果 91 条
-
中国艺术“以丑为美”理论的形成及其实践
-
作者:
姜耕玉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拙
丑石
写意
形残而神全
-
描述:
中国画"丑石"的出现,标志了"以丑为美"的美学观点的形成。从北宋苏轼《枯木怪石图》到清代郑板桥、刘熙载在理论上的阐释,都要早于法国罗丹的雕塑《老妓》及论述。中国艺术"以丑为美"的思想源头在庄子美学,并具有自身写意变形的特点,与西方艺术的"以丑为美"形成互补格局。
-
丑到精致——化丑为美的《欧米哀尔》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政府收购
卢森堡
法国
雕塑家
化丑为美
代表作
-
描述:
《欧米哀尔》(Hemllmiere),又译作《老妓》、《丑之美》,法国雕塑家罗丹雕塑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85年。该作品于1891年被法国政府收购,次年放置于巴黎卢森堡博物馆。
-
与造物者游——曾小俊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政府收购
卢森堡
法国
雕塑家
化丑为美
代表作
-
描述:
2018年5月11日,"与造物者游——曾小俊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现代艺术厅开幕,曾小俊的"与造物者游",是他在艺术创作上又一个新的尝试。此次展览分绘画与雕塑两部分,共计展品35件。绘画以"绞胎"、"古藤与盆景"为主题。"绞胎"是人力所造,花纹却是自然的幻化与表现,可视为人与造物者的共同创作。"古藤与盆景"满是苏州的气息,尤其是古藤,近处的文藤,远在太湖西山的野藤,再到罗马朱丽叶皇宫的老藤,远隔千山万水,姿态各异,身临其境时,反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正是造物者之无所差别,造成东西方之物、理攸同。
-
丑陋雕塑,因何而“丑”?
-
作者:
孙玉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陋
评选活动
新鲜话题
“美”
狐文化
“丑”
十大
雕塑
-
描述:
由搜狐文化、搜狐艺术主办的“2012年首届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近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网民们在热衷于谈论“十大丑陋雕塑”这一新鲜话题的同时。若在街上遇到此次“不幸中枪”的雕塑,更是免不了
-
关于近年我国城市雕塑创作与理念的思考
-
作者:
颜海强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价值取向
美丑
城市雕塑
-
描述:
对我国当代城雕创作中不可讳言的庸愚变形、畸形抽象和美丑移易等现象的国内外背景与成因进行了初探式的揭橥.进而提示作者与受众,当今城雕理念存在着危险的混乱.一些持论者偏激地强调无限度地尊重不同的选择
-
从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看艺术中美与丑的改变
-
作者:
李明臻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
艺术
绘画
美
-
描述:
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在本质上与审美是一致的。审美是人类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有美即有丑,“丑”元素在艺术创作中,日益升值,日益膨胀。文章以毕加索的油画《阿维尼翁的少女》为例,选取那个时代的审美观
-
看看戏,学学唱
-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手涂鸦
新疆阿尔泰山
乘黄鹤
满口答应
千人一面
人生舞台
性格特征
少年时代
一晃而过
善恶美丑
-
描述:
1七月下旬到新疆阿尔泰山区去了十来天,本该说是“写生”,但是连来带去才十来天,一晃而过,真不大好意思,说是旅游、避暑还差不太多。北疆的景色漂亮,但是对于它的历史和人文实在知道得太少,所以一到
-
浅谈艺术中的“丑”
-
作者:
王文帅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美”
“德”
人的本质力量
“丑”
美学范畴
“道”
艺术形式
-
描述:
"丑"是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苏格拉底认为: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休谟认为: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但中国道家对艺术形式的"美"或"丑"并不看重,他们所追求的是寓于形之中的"道
-
艺术与道德的临界
-
作者:
李超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界
艺术
美与丑
道德存在
审美意识形态
-
描述:
艺术与道德的临界
-
创作之我见——关于油画艺术的思考
-
作者:
张竞玮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艺术创作
现实美
内容
现实丑
艺术美
-
描述:
和理解。现实美和现实丑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