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图画见闻志》】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浅谈工笔重彩的神韵
-
作者:
张丁亚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山水画
继承与发展
画家
工笔重彩画
洛神赋图卷》
中国画
《图画见闻志》
绘画形式
线条
以形写神
-
描述:
浅谈工笔重彩的神韵
-
董其昌和山水画的南北宗问题
-
作者:
张少康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思训
南北宗
道家美学
南宗
绘画美学
《图画见闻志》
容台集
董源
莫是龙
郭忠恕
-
描述:
董其昌是山水画南北分宗论的主要倡导者,其论断是反映了山水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的。山水画南北宗之间的分歧是两种,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分歧,与禅宗之南顿北渐的不同哲学思想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美学思想史上道家美学与儒家美学不同特点的反映。南宗画主要是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的产物,重在天工自然,以写意为主;北宗画受儒家美学思想影响比较明显,重在人为精细刻画,以工笔为主。所以南宗画以其平淡天真为主要特征,这是和董其昌的美学思想一致的,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宗论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浅谈工笔人物线造型
-
作者:
袁慧华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若虚
橄榄描
演变历史
变化无穷
工笔重彩
兰叶描
形体结构
枯柴描
工笔人物
《图画见闻志》
-
描述:
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础。工笔人物画中的线型被归纳成"十八描",这是将绘画与生活中事物的巧妙结合,历代服装的变化在整个线型艺术的演变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还担负着重要角色,即承担塑造对象形体结构,体现空间任务。线与颜色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工笔重彩中尤为突出。都说墨线得与颜色协调搭配,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两者需恰当她彼此衬托。
-
工笔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
作者:
刘菊亭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勾勒法
曾云巢
没骨法
写真画
对景写生
《宣和画谱》
认识对象
工笔花鸟画
法无定相
《图画见闻志》
-
描述:
艺术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惜物抒情"以生活为创作源泉,通过写真画风赋予大自然光辉灿烂的人格体验和寓意,从而使工笔花鸟画创作达到至善、至真、至美、情景交融,物我俱化的艺术境界。
-
“吴装”与唐、五代山水画中两个笔墨形态体系
-
作者:
吴耀华
梁锋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生
郭若虚
关同
点皴
淡彩
墨法
《图画见闻志》
吴道子
作画过程
用墨
-
描述: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有一段《论吴生用笔》:"尝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单(傅,通敷)。至今有画家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①李才根先生对此归纳为"吴道子的‘吴装’淡彩是和‘青绿为质’、‘金碧为文’的青绿的重彩形态和不贵五彩的水墨渲淡形态之外的另一种形态样式。‘吴装’又是一种待笔墨落实以后,再敷彩而淡的方法。很明显,‘吴装’还有一个特征是略施淡彩的过程次序在笔墨完成之后
-
四家样对佛教雕塑中国化的建构
-
作者:
马英俊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
犍陀罗
曹仲达
佛教传入
周昉
《图画见闻志》
吴道子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张僧繇
-
描述:
任何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而成的。中国从古就有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从来就有包容、融合的豁达和博大。发端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土后经过孕化陶冶,逐渐形成完全中国化的民族新文化。而这种民族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已开始。佛教的发展如此,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亦然。虽然早期佛教造像深受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以及中亚西域等风格的影响,但和发源地的
-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禅宗意蕴
-
作者:
黄河涛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心理状态
张彦远
《笔法记》
水墨山水画
社会审美心理
《图画见闻志》
“无”
“淡”
禅宗
-
描述: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吴指唐代吴道子,二李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张彦远所谓“山水之变”,乃指中国画由人物为主向山水为主之“变”,而此时之山水,系指着色山水,亦即青绿金碧山水,而非水墨山水。所以,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亦说到此点:“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称“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亏墨彩”恨无墨”都是指非水墨山水画。
-
清新雅致说建宇
-
作者:
邓嘉德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清新
笔墨程式
当代化
《图画见闻志》
绘画
写意
个人风格
-
描述:
范建宇198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美术学院,2005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花鸟画导师工作室)。现为《国画经典》执行主编。南唐时代中国花鸟画出现了"徐黄异体",宋代郭若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图画见闻志》中赞道:"若论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他们绘画的不同风格,形成了花鸟画的两大流派,对花鸟画的发展影响至今,形成了写意与工笔两种表现形式。花鸟画发展至现代,更是
-
闺媛写生妙绘——宋艳艳女史《草虫花蝶图》卷
-
作者:
单国霖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体系
图卷
《画品》
女史
创作时代
时代特征
工笔花鸟画
《图画见闻志》
鉴赏家
风格分析
-
描述:
最近发现一件署名艳艳的作品,这是一幅长达2米多的花鸟图卷,绘写园苑坡地、湖石间,绽开秋菊、萱草、秋葵、南天竹、海棠、桂花等花卉;蝴蝶、蜜蜂、蜻蜒等翩飞花草间,一派秋光明艳景象。形象勾勒用笔工细柔婉,傅色艳丽细腻,技法为工笔重设色。卷末署款"艳艳画"。
-
漫谈竹雕花鸟水禽
-
作者:
宋海洋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扬州画舫录》
艺术表现力
竹雕
水禽
艺术家
唐代人物画
工艺美术品
《图画见闻志》
明清时期
花卉图案
-
描述:
竹雕亦称竹刻,即在竹筒,竹片、竹根上雕刻各种文字和图案,或将竹料雕刻成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是我困特有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竹刻艺术历史悠久,如:长沙马王堆号西汉墓出土的彩漆竹勺,勺柄上有条形透雕及浮雕龙纹、辫索纹装饰,为现存时代最早的竹雕实物之一;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人物画鸟纹尺八,以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图案装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8号陵园出土的一件竹雕残片,以卷草纹及方格锦纹为地,上浮雕人物、花卉图案。因竹材不易保存,所以传世品甚少,有的虽已残损,但仍可以反映出竹雕从实用物品发展到装饰艺术品的概况。同时,从前人的文字记载中亦可窥见竹雕艺术的风采,如:北周庚信《奉极赵王惠酒》诗中就有“野沪燃树叶,山杯捧竹根”的诗句;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