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
作者: 赵声良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   彩塑   犍陀罗   敦煌   佛像  
描述: 敦煌早期石窟中的彩塑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较多,如交脚菩萨、思维菩萨的造型等。这样的菩萨形象不仅在敦煌,云冈石窟等地的雕塑中也可看到。敦煌壁画故事画和云冈石窟故事浮雕的形式以及部分佛龛形式也体现出犍陀罗的特征,反映出犍陀罗对北凉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强烈影响。但同时,一些佛像的造型有秣菟罗(Mathura)艺术的风格特征,说明早期佛教艺术中并存着犍陀罗风格与秣菟罗风格的影响。
龟兹中心柱窟及其“帝释窟说法”源流新探
作者: 雷启兴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   帝释窟   犍陀罗   浮雕   龟兹中心柱窟  
描述: 龟兹中心柱窟为克孜尔典型石窟之一,为古代龟兹地区佛教石窟的代表,学术界常常将中心柱窟看成是在犍陀罗“帝释窟”浮雕或在龟兹本地文化影响下产生。并未关注和深入探讨其石窟形制及源流,更多的资料发现克孜尔中心柱石窟整体形制明显受到早期印度“帝释窟”浮雕的影响,其主室结构及图像构成更接近印度贵霜朝晚期西南印度“帝释窟”浮雕,总体而言克孜尔中心柱窟正壁的特点更多的具有印度本土的因素,经贵霜和笈多时代及其后中印佛教交流,最终在克孜尔形成稳定的中心柱窟正壁“帝释窟”样式。
从图像学角度探讨成都南朝佛像与犍陀罗、秣菟罗、笈多佛像造型艺术流派的关系
作者: 胡文成   胡文和   来源: 南方民族考古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流派   犍陀罗流派   图像学   笈多时期流派   成都南朝佛像  
描述: 佛教图像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鉴定佛教美术作品的名称、内容、形象造型特征与性质。研究佛教美术(雕塑和绘画),必须探究作品的内涵和思想(例如佛教经变像所要传播的教义)。佛教美术作为宗教艺术是特定时代的传播作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其理想、内容、形象造型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服务的。佛教图像学的研究还应该将不同地域的佛教美术内容、形象造型特征,按时代和地域作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同时期不同地方,以及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衍变和发展。这就是笔者在本文中研究探讨成都南朝佛像与印度早期佛教美术流派关系的宗旨。海内外学术界过去探索成都南朝佛教石刻的源流,严重缺乏可资比对的图像学方面的数据。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其源流是来自溯江而上的建康(南京)佛像模式,而后者又是由海路从南印度经东南亚输入的笈多(5—6世纪前半期)新样式。综观其论证,都未能认识清楚公元2—6世纪印度佛教艺术各流派的造型特征和传播路线。有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拟将成都南朝佛教造像石刻与前期犍陀罗佛像石雕、后期犍陀罗艺术(即印度一阿富汗流派白灰膏塑像)、笈多秣菟罗和萨拉那特的佛教雕刻,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就其形制、图像结构、形象造型等方面进行比对研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出比较合理而又科学的结论。
四家样对佛教雕塑中国化的建构
作者: 马英俊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秣菟罗   犍陀罗   曹仲达   佛教传入   周昉   《图画见闻志》   吴道子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张僧繇  
描述: 任何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形成的,而是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而成的。中国从古就有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从来就有包容、融合的豁达和博大。发端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土后经过孕化陶冶,逐渐形成完全中国化的民族新文化。而这种民族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已开始。佛教的发展如此,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亦然。虽然早期佛教造像深受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以及中亚西域等风格的影响,但和发源地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