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作者: 梁桂   来源: 职教通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校园文化建设   行为规范   精神文化   中职学校   文化系统   和谐   物质文化  
描述: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中职校园文化是指由中职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师生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征的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潘娟 在创新中传承陶艺
作者: 王学勇   来源: 致富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云南艺术学院   遗产传承   咖啡器具   陶艺家   拉坯   于家乡   陶瓷艺术作品   物质文化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潘娟追求用最自然朴素的陶艺手段来表达泥土的语言与视觉感受,她的创新与开拓,是反传统的,但也是尊重传统的。”在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上,教授们给了优秀学员潘娟这样的评价。行业
李凤霞:在刀画里做人生加减法
作者: 方湘玲   梁亭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加减法   艺术家   会展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藏价值   人生   欣赏价值  
描述: 减法……”前不久,在大连星海广场会展中心举行的画展上,刀画艺术家李凤霞这样向围观的人们介绍刀画。刀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融西方油画和中国画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传承昆曲,读书人的责任
作者: 冯婷婷   来源: 中关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   昆曲艺术   非物质遗产   北京大学   北京昆曲   责任   大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分子   社长  
描述: 北京大学流行过一句话,“没有去大觉寺喝过茶,就不能叫知识分子;不是昆曲迷,也不能叫知识分子”。 北京大学流行过一句话,“没有去大觉寺喝过茶,就不能叫知识分子;不是昆曲迷,也不能叫知识分子”。如此高的评价,让原本就对昆曲有着特殊情愫的我又萌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好奇。 昆曲起源于元代,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门古老而复杂的艺术,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引起了文化界更加广泛的重视。 一个初春的午后,乍暖还寒。我有幸见到了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之女欧阳启名。生于北京的她,有着江南女子般玲珑的身段,谈吐间柔声细语,温文尔雅。 研习社,播散昆曲种子 昆曲研习社,顾名思义——研究传习昆曲。北京昆曲研习社是北京昆曲爱好者研究和传习昆曲艺术的业余文化团体,1956年由俞平伯等业余曲家发起成立。研习社每个周日组织活动,形式包括讲座、研讨、展览、传习等等。欧阳启名1979年入社,师从周铨庵、马祥麟、王传蕖等老先生学习昆曲的演唱。 见到欧阳老师,我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思考很久却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昆曲引起那么多人的欣赏,受到那么高的赞誉?欧阳启名略略思考了一阵,说:“昆曲艺术在编剧技法上的进步,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表演传达给观众,轻松的了解历史;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南北曲调的融合,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虚拟的舞台调度和丰富的身段表演,念白的生动幽默,使其成为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这是其他艺术形式很难相媲美的,所以才受到大家的追崇和赞誉。
文化遗产 群星璀璨
作者: 田崇义   来源: 中关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文化馆   博物馆   大钟寺   民间艺术家   《韩熙载夜宴图》   海淀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   展示会  
描述: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海淀区文委、文化馆和大钟寺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会上展示了在全区范围内保存或开发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继承父辈彩灯制作技术
丰城木雕
作者: 罗细权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庆   透雕   同类行业   千古佳话   物质文化遗产   曾龙升   民间雕刻   雷焕   王士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于2010年6月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城木雕,源远流长,至今主要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混合雕等技巧,内容多是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常见于家具中的床、柜、箱、桌,建筑中的牌、匾、楼、阁等,做工精美、色泽自然、纹理清晰、格调高雅,在丰城的
浅谈瓷上荷花纹饰的演变
作者: 王世豪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庆   透雕   同类行业   千古佳话   物质文化遗产   曾龙升   民间雕刻   雷焕   王士   景德镇陶瓷  
描述: 荷花自魏晋南北朝起(始见于青瓷)成了中国陶瓷装饰的传统题材。 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荷花多以莲瓣纹的形式出现在碗、盘类器物上,碗类多在外壁刻划纹饰,盘类多在盘内壁中心刻划纹饰。后来逐渐推广到罐、尊等器物上,装饰技法增加了模印、浮雕、堆塑等,最常见的是用堆塑技法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分几层装饰,或在器物腹部模印。
洪州古韵 薪火相传——走近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陶工
作者: 聂靖生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岭   制作技艺   东汉晚期   物质文化遗产   洪州窑   劳动美   铁路镇   晚唐五代   龙窑   古韵  
描述: 地保留着200多年前的柴烧龙窑和老作坊以及制作古陶的工艺,堪称洪州窑的"活化石"。龙窑柴烧技艺流传至今,已经有1000余年历史。2013年洪州窑碗泥岭古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
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
作者: 叶菊艳   来源: 教师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文化   合作型   校长   文化公司   办学理念   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  
描述: 常会听到校长朋友说,学校文化建设里面,物质文化建设好办,要么学校团队琢磨琢磨,要么找个文化公司,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搞几个雕塑,弄几个主题展示,做一套学校标识就行了,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让所有教师将这一办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其实,能够思考这个层面问题的校长是优秀的
万绍碧:“辣妹子”的榨菜人生
作者: 李仕羽   来源: 今日重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祖英   商贸公司   包装装潢   国家星火计划   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文明   摄影活动   生产工人   农产品加工业   销售办事处  
描述: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宋祖英的一首《辣妹子》唱红了大江南北。重庆涪陵,中国榨菜之乡。这里,也有"辣妹子"—是一个品牌,也是品牌背后的一位重庆女子。她就是万绍碧,一位坚守"辣妹子"榨菜的重庆"辣妹子"。在万绍碧的榨菜王国,身着一袭青花棉袄的辣妹子们,在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里,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绚丽华章;白衣装束的生产工人,在流水线上弹奏着美食与健康的音符。
< 1 2 3 ... 53 54 55 ... 74 75 7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