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职高】搜索到相关结果 44 条
-
高职高专机械数字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
郑立斌
陈全园
胡云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理论课与实践课
任务驱动整合模式
机械设计数字化
-
描述:
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高职高专机械数字化设计,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实践合一整合模式为例,对高职高专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
作者:
钱洁岚
张小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教学现状
对策
二外日语
高职高专院校
英语专业
-
描述:
由于诸多因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实际掌握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普遍不强,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当前二外日语
-
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研究
-
作者:
曾园根
姜美琴
来源:
会计之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
会计
-
描述:
在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在会计工作中异常重要,而培养学生能力的会计教学实践又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构建适应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薪酬制度改革
-
作者:
王清
赵文玲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高职高专
薪酬制度
-
描述:
研究高职高专院校薪酬制度的改革,对于理顺工资关系,克服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目标教学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肖会员
余明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用研究
目标教学
高职高专
实验教学
-
描述:
本文采用实验法,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实验教学采用目标教学法,对照组实验教学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对高职高专实验课进行目标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
-
“2+3+1”办学模式在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初探: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作者:
王凯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方法
理念
高职高专
“2+3+1”办学模式
电子商务
-
描述:
结合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实际问题,提出了借鉴2+3+1办学模式、增进专业办学质量和特色的观点,并根据近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有助于运用2+3+1办学模式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
论高职高专招生的营销策略
-
作者:
钱钶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招生
营销策略
-
描述:
高职高专教育服务产品具有商品属性,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并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尽快地树立起真正的市场营销观念,自觉主动运用市场营销理论,适应教育市场规则,减少行政性,增强市场性,逐步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高职高专的营销策略.
-
高职高专应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作者:
熊筱芳
于丽娜
杨利平
潘伊晖
杨一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职高专
IT专业
-
描述:
高职高专要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学生和面向实践。面向市场,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调整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面向学生就是要了解、研究学生,特别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并发扬学生的长处,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面向实践,就是要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创设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训等实践的机会。
-
对化解专科学生就业困惑的思考
-
作者:
戴强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困惑、化解
高职高专
-
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开始不断显露并且日益尖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高度重视。而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办学层次较低,时间偏短,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给专科
-
高职高专数字艺术类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探索
-
作者:
程娟
钱晋
梁颖
钱钶
来源: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
数字艺术专业
高职高专
-
描述:
在进行数字艺术类专业建设并亲历教学第一线的过程中,尝试建立一种基于Asp技术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利用该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广,实现高职高专数字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