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形式与表面的紧凑性——访琳达·本格利斯
作者: 埃利卡—林恩·休伯蒂   作家   现在居纽约长岛   周捷峰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式塔   新作品   格利斯   金属化   艺术家   女权主义   有机性   欣赏者   艺术品   雕塑  
描述: 琳达·本格利斯因对寓意性、生物形态的作品形式(如《图腾》)的探索和极具摧毁力的女权主义言论而著名。对争议和评论兴趣、抽象和内容、姿态和块面的关系,她都能很好的把握。她尤为关注形式下的物质本性及其对欣赏者的影响,并广泛取材,化意象为体块和表面。
来自生活的雕塑作品:记美国女雕塑家杰基·温森
作者: 陈洛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方体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者   艺术家   妇女运动   工作室   雕塑家  
描述: 来自生活的雕塑作品─—记美国女雕塑家杰基·温森[美]理查德·卡列娜陈洛加译徐祥勇校杰基·温森(JackieWinson)坐在苏荷的工作室里,象母亲谈论孩子一样讲起她的28件作品。现在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这位50岁女雕塑家的作品巡回回顾展,这是...
刘晓燕
作者: 刘晓燕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   艺术沙龙   女权主义   刘晓燕   文化边缘   历史时空  
描述: "、"女权主义"的联想。《艺术沙龙》:您认为女性绘画,是否具有区别于男性绘画的显著特点?刘晓燕:画画应该是画家的另一种语言,能自然真
论陈子君绘画艺术女性形象的审美趣味
作者: 梁冰   谭永石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子君   女艺术家   思想意识   审美趣味   西方女权运动   表现主义   画中   都市女性   审美倾向  
描述: ,还是在东方的传统绘画中,女性形象都作为"被观赏"的艺术品,女性没有话语权,没有地位。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西方的女性开始投身到艺术领域,西方女权运动影响到中国后,中国的女艺术家也开始在思想意识上
在艺术的情感世界中回归本体
作者: 王明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子君   女艺术家   思想意识   审美趣味   西方女权运动   表现主义   画中   都市女性   审美倾向  
描述: 马丁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借助水与色的互融、流变,于瞬时营设幻觉与梦境是水彩艺术语言的永恒旨归。不同于油画、国画、水粉等艺术门类,在水彩艺术中,笔触的韵律,色彩的意味,画面的肌理皆统领于水的性格内。水是水彩艺术的灵魂,是传达情感的核心艺术媒介。对水彩媒介运用的成熟与否决定着一副水彩作品的成败。
直视生命:谈珍妮·萨维尔的油画
作者: 刘宏晖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体   女权主义   女性  
描述: 萨维尔不是简单地描画人物及生活,而是将绘画作为自己研究人性的方式,仔细考虑后从各种源头选择她心中想象的材料。
被忽视的男权中心视觉
作者: 陈旭光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模式   畅销书   道德情操   生命体验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者   乌托邦   女性主义批评   中心视觉   读者心理需求  
描述: 觉得奇怪的是,何以许多素以女权主义者或女性主义批评自居者,竞也被它感动落泪,而未能发现小说中明显存在的男权中心视角。
解读吕晓文油画新作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风格   川西南   艺术家   女权主义   人物画   文明开发   油画创作   巴文化   美术作品   传统文化  
描述: 走进吕晓文安置在上海画家村的画室,扑面而来的是他的人物画世界,还有满屋子的油彩味。 我在闲谈中得知他来自川西南名城——雅安。传说雅安是女蜗补天的地方,还是个雨城,周围多崇山峻岭,属川藏之咽喉,文明开发较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汉高颐阙就是见证,藏巴文化也在这里交汇。吕晓文正是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地域
邹莉的《百妃图》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   女权主义者   女性解放   当代女性   女性文化   现代女性   男权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邹莉是上过山、下过乡,又出过国、见过世面的当代女性。她里里外外地悟过自身,悟过女性,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女人经”。当西方世界因鄙薄女性而出现女权主义和相继出现男权主义回潮的时候,在中庸的中国虽然没有
精神美的捍卫与女权主义的呐喊——短篇小说《雕塑家的葬礼》赏析
作者: 欧阳玲   来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权社会   父权社会   恋母情结   女权主义  
描述: 通过对短篇小说《雕塑家的葬礼》中内蕴精神的分析和女性角色的读解 ,阐述作家薇拉·凯瑟对精神美的追求 ,对女性力量的不可估量作出的肯定及对现实社会中男女地位失衡的揭露。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