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回归与后现代艺术——杨尧的油画
作者: 谭天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语者   生命之母   表现生命   中国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现实主义   艺术精神   现实生活   后现代艺术   中国美术  
描述: 的代表作。一个裸露的山坡,天刚下过雨,南方的红壤颜色更红更艳,强烈的色彩具有极明显的个性。红土上一株幼松,雨后更是青翠欲滴,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不嫌土地的贫瘠,在顽强地生长,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赞叹。其实,无论哪一类现代艺术,哪一种表现方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对生命本质在各种
创造民族形式 增加精神内涵——油画家赵友萍访谈
作者: 张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形式语言   精神性   精神内涵   油画写生   艺术家   后现代文化   “意境”说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张鹏:赵先生,您是中国著名的女油画家,又是一位学生们十分爱戴的师长,大家很想了解您近年的创作与生活情况。 赵友萍: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目前我仍按原计划进行研究。一个是对色彩问题的研究,我和李天祥合著了《色彩美》一书,去年已出版发行。另一个是对“虚象画”的研究,作为中国画家我学的却是西方油画,与其它的东方画家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我体会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学习西方油画的精华。一是与中国传统中优秀的文化相融合。五十年代这个问题已在我国美术界提出了。不少画家在这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得到一致的好评。当时我与李天祥也做了不少尝试。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既为中国群众乐于接受又不失油画特色的方法,考虑到中国百姓对大明大暗对比的表现手法不易接受就参考了中国年画中的某些优点,创造了“平光不平涂”的
生命的灵性 画面的呼吸:当代工笔花鸟画重哲学视域的创作观
作者: 王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后现代主义思想   当代学者   生命感悟   当代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风格样式   传承传统   探索性实验   创作观  
描述: 东方艺术风格样式、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与风格样式进行探索性实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虽然一方面体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开放性,但另一方面,亦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其在发展道路上缺乏一个鲜明的立场原则。我认为,当代中国工笔画应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这是工笔画发展的根基。因此,相关工笔画家
慈禧太后钦点的瓷器
作者: 许剑锋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   劳动人民   创作题材   工艺美术史   烧制技术   瓷器   慈禧太后  
描述: 中国陶瓷的发明和使用曾在中国物质文化史和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艺术的结晶折射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睿智。在历代诸多陶瓷作品中,有的以烧制技术著称,有些以创作题材闻名,还有个别作品是以其使用者的居住地或其所要期盼的吉祥寓意为名,令人为之称道。晚清时期烧造的“大雅斋”粉彩系列瓷器,便是
红配绿是爱情的颜色
作者: 小醉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眼   红绿   就这样   下压   轻松感   吹灰   谈话对象   天后   提那   指廊  
描述: 【不欢而散】对着设计图,贾佳抗议:"什么嘛!红绿配,那么土!你这是找的哈设计师啊?农村来的‘柴火妞’一个。"平遥自贾佳手中把图纸拿过来,"挺好的嘛,我倒觉得此处的红配绿有画龙点睛之妙,我还专门在网上定了一幅色彩呼应的油画呢!当初选中她,就是这一点的设计打
张发财:历史的狗仔队
作者: 笔仙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宁   八卦   设计理念   大学后   陈绍   鲁迅   发财   狗仔队   油画   历史研究  
描述: 张发财,生活在南宁,是个小有名气的平面设计师;业余爱好读史书,别人喜欢八卦明星,他偏爱八卦历史,被称为历史的狗仔队:通过微博成为网络红人后.很多名人成了他的铁杆粉丝。那些小段子被结集成书《一个都不
最柔软的拥抱
作者: 玲珑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分   环保袋   这个世界   中有   最后一次   活着   同色   小伤口  
描述: ,我中有你,很像一对恋人。总觉得袜子原本就是一对恋人,只是在白天注定要分开,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看得见对方,却不能亲近,心里必定存了小小委屈,闲下来,自然应该一刻不离地相拥相守。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雕塑发展
作者: 王文娟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时代   “全球化”   中国雕塑传统   西方雕塑传统   东方雕塑—印度雕塑  
描述: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雕塑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审视和重释传统,又要破除西方中心论从东西方各民族的雕塑文化中汲取人性健康的养料,既不失去和世界接轨的机会,又坚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是后殖民时代的我们在全球化
幽默通脱的谢之光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上海   通脱   幽默   毕业后   专科学校   美术   海滩   油画   辛亥革命  
描述: 照现在人的说法,谢之光的路子有点野。辛亥革命爆发不久,谢之光就从浙江余姚来到上海谋生,14岁时师从周慕桥学习国画,继后又跟从张聿光、刘海粟学水粉、油画。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漂在上海滩的谢之光没有实力做职业画家,吃饭、住宿
一个很会拍照的北京妞儿
作者: 韦霜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期处理   中国传统文化   模特   摄影作品   拍照   中央美术学院   时尚   北京南城   照片   摄影师  
描述: 4月24日,一个引人瞩目的个人摄影展在北京朝阳区的今日美术馆开幕了。 范冰冰,陈坤,那英;钟丽缇等一线明星以及一些名模皆以摄影师好友的身份出席了摄影展的开幕式。在红毯上,众星簇拥的摄影师一袭白衣,古铜色的皮肤,眼神清亮,妆容精致。由于诸多明星的到场,记者们的闪光灯一刻不停,现场气氛很热烈。 这是中国最著名的新锐时尚摄影师陈漫在北京的首次艺术馆级别的个展。她最近把自己的名字从陈曼改成了陈漫。 从非主流到时尚 摄影展进门向左,是陈漫为《VISION青年视觉》杂志拍摄的一系列封面照片。照片都是面部特写,模特们的面容大多凝固在冷酷,或者似笑非笑的表情。妆容要么特别夸张炫目,五彩缤纷;要么特别简约,只有眼线红唇。模特们的每一寸肌肤都仿佛被打上蜡一样散发着光芒。 这些杂志封面照是陈漫出道的代表作品,是她事业的序曲。 《视觉》杂志的创始人陈逸飞先生跟陈漫之前就认识,并且陈漫就读的中央美术学院很多同学都在这个杂志工作,包括她当时的男朋友张丹。所以杂志创刊时,陈漫就争取到了拍摄封面的机会。 “那时候特别单纯,根本不知道拍杂志封面对摄影师的意义啊什么的。
< 1 2 3 ... 36 37 38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