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基于PS/2协议的16×8矩阵键盘设计
作者: 胡双武   胡建州   来源: 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S/2协议   矩阵键盘   单片机  
描述: 本文采用STC89C58RD+单片机设计了16×8矩阵键盘,实现了PS/2协议,键值修改方便,可应用于各种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单片机通过定时器中断进入键盘扫描程序,翻转扫描查询法查询矩阵键盘中是否
天然气隧道窑微机测控系统
作者: 翟玉人   来源: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微机测控系统   串级PID   单片机  
描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天然气隧道窑的微机测控系统。该系统由上下二级微机构成,既有可靠的过程控制功能,又有较强的生产管理功能,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
最美芳华绘人生
作者: 杨松   来源: 小雪花(成长指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微机测控系统   串级PID   单片机  
描述: 少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有的人会用一心求学来填充少年时代,有的人则会挥霍青春来虚度年华。这些人生的平常与平淡,赋予生活的是非黑即白的色调。下文的这位少年,则用自强、助人、勤奋、求知,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告诉人们,最美的年华应该五彩斑斓地绽放。 一、只爱手中卷,自强作文章 付博文,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初一(8)班学生。
基于5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延时程序的分析
作者: 李精华   曹君   来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51单片机   延时程序   汇编指令   C51  
描述: 在51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对延时时间的准确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虽然51单片机提供了精度较高的定时器/计数器,但每次延时都使用定时器/计数器也是不现实的,利用软件延时程序来完成一些需要延时是必须的。文中
单片机在卫生陶瓷施釉机器人上的开发应用
作者: 汪用瑜   张淋   郭立   高文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机器人   位姿控制系统   AVR单片机  
描述: 介绍了6个自由度施釉机器人的AVR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着重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编制方法,以及提高控制精度措施。实用证明该系统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具有智能性及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电力载波智能控制器
作者: 李晓高   陈昌虎   张儒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力载波   PL2051   单片机  
描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AT8C2051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用以解决智能大厦、智能小区等综合性系统工程中的局域网内部通讯问题,该系统以AT8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PL2101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
大容量NOR Flash与8位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作者: 万方   汪社民   来源: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NOR   Flash存储器   接口设计   存储器扩展   8位单片机  
描述: 在8位单片机系统中使用NORFlash存储器,可以实现用简单设计完成复杂任务的目标,从而有效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本文以NORFlash存储器SST39SF040和MCS-51
智能手部康复训练机器人
作者: 张儒   万军   来源: 机械与电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人   单片机控制   手部康复  
描述: 设计了手部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总体方案,选择了机器人的机构形式、驱动方式和控制方式.并根据总体方案,设计了机器人的机械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基于MAX31855的陶瓷窑炉测温及驱动程序设计
作者: 石长华   谢恩   刘巍   李轲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补偿   热电偶   MAX31855   单片机  
描述: 设计了一种新型陶瓷窑炉温度测量方案,该方案选用与8051单片机完全兼容的高性能单片机STC12LE5A60S2作为主控制器,采用冷端补偿热电偶至数字输出转换器MAX31855测量温度。介绍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远程高温辊道窑控制系统
作者: 李晓高   张儒   来源: 科技资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辊道窑   电力载波通讯   单片机控制  
描述: 本文针对低压电力线信息传输技术在陶瓷高温辊道窑炉中的发展和应用问题,结合其相关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电力线组网等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技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某陶瓷高温辊道窑炉控制系统中。通过对低压电力线传输模型的测试和模拟以及对电力线信息传输的实验,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