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厚重的色彩史诗:重读郭北平油画《渭华起义》
作者: 廖笑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北   北平   美术学院   黄土高原   艺术创作   西安   创造能力   纪念馆   渭华起义   中国油画  
描述: 郭北平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他在油画艺术领域取得的非凡业绩和具有开创性的画风贡献,是这位具有深厚学养和特殊创造能力的油画家被重视和关注的根本原因。郭北平的艺术道路很奇特。他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读书,因为在此期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热衷政治活动,他被当时的学院当政者扣上了一顶"白专"的帽子,1969年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时甚至被"发配"到了十分艰苦的陕北,在陕北宜川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就是在黄土高原磨砺的困难时期,郭北平也始终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的追求和乐趣,他凭借自身的素质和勤奋,钟情当地的山水和风光,也为陕北人那淳朴的性格和乐观的态度所感染,不断深化和拓
油画创作教学与探索性习作
作者: 武明中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课   探索性习作   创造能力   风格   艺术个性  
描述: 在以往的油画教学中 ,创作课是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课程比重小 ,基础课与创作课缺乏内在的衔接 ,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未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本文主张把探索性习作纳入到创作课教学中 ,将风格作为具体切入点 ,分阶段、有侧重、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 ,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这对造就现代美术人才有着实际意义
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
作者: 黄专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运动   中国现代艺术   中国现代史   活动方式   现代主义   启蒙思潮   真正意义   人文主义   创造能力   思想解放运动  
描述: 不是什么时代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价值的时代才能进入历史;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历史。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时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为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国家奠定了深刻的精神基础,而80年代在艺术领域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不仅是这场变革在视觉领域的反应,也是它的现实内容之一。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以星星画会、无名画会和各地的油画研究会为开端,尤以星星画会从思想、文学、艺术和政治等综合领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的基本方向。作为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主体,"85"新潮艺术运动以艺术群体、艺术传媒、艺术展览等综合性社会活动方式,上演了一场文化、思想史的宏大
浅谈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作者: 曹晶   来源: 读书文摘(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感知能力   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教学形式  
描述: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及学习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创造能力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形式可谓“五彩缤纷”。作为教育一线的美术老师,我们该如何在缤纷中找出“亮点”,积极面对和参与新课程改革,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来自中央美院油画系高天雄工作室的报告──油画中的现实主义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艺复兴   美院   现实主义   教学思想   工作室   审美取向   创造能力   审美价值   艺术个性   油画  
描述: 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向来具有严谨的学风和冷静明确的教学思想,50余年来的教学工作建构了朴素、持重、大方又不拘一格的写实绘画的审美取向。工作室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创造能力;注意发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主张积极深入生活,真诚、质朴、深刻地体现生活的审美价值,这在纷乱浮躁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
作者: 王君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心健康   审美过程   审美情趣   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   创造能力   艺术审美   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   审美客体  
描述: 艺术审美就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人类的审美活动包括着审美主体(观赏者)与审美客体(对象)两个方面。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对象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审美情趣活动。这种审美情趣活动,在日常,有助于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启迪人们的智慧。法国雕塑家罗丹指出: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美育课教学规律探索
作者: 李长风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素质   审美心理   美的规律   审美教育   美育课   情感教育   审美创造能力   理想人格   教学规律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描述: 1990年以来,为深化文学理论课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我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三十多次,内容涉及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园林、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听众近三千人次,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获得普遍好评.后来逐渐萌发了开设美育课的念头.近几年,在校系领导及教研室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我新开了艺术哲学和美育两门课.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更具重要意义.马
雕塑(小说)
作者: 岛田   来源: 泰东月刊 年份: 192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素质   审美心理   美的规律   审美教育   美育课   情感教育   审美创造能力   理想人格   教学规律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描述: 雕塑(小说)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作者: 颜晓琴   来源: 学问(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幼儿   培养   创造能力   绘画活动  
描述: 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在幼儿绘画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以积累多种生活经验,从而在赞赏和鼓励中更好地感受美、发现美,进一步提高绘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
作者: 吴小莉   张弛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学生   现代社会   艺术   人类社会   创造思维   文明程度   审美取向   创造能力   教育效果  
描述: 人类的创造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社会,创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意识到和提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地鼓励创造。高等美术教育作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美术人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和途径,教育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国民审美取向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美术活动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创造了人类文化艺术史上辉煌的画卷,艺术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凝聚着人类创造精神的光芒。现代社会的艺术活动也是如此,美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美术媒介,表达自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所升华的情感、认识、思想和自我理想、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创造性产物。美术活动本身是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也就应该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这样,美术艺术才能在代代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第二,国民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需要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来推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于新的因素不断产生而推动的,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看出,...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