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返古典——小议刘亚明油画近作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议   100周年纪念   艺术精神   精神生态   伦勃朗   人文情怀   内心世界   作品   女性肖像   中国油画  
描述: 当代绘画创作注定要担当起表达人类感情和情绪以及反刍和回味往事的责任 本栏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当下创作实践和艺术家心态理出一个头绪,在确认多元共生的时代格局中,探讨当代绘画美学趣味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内在原因和外部条件,弄清楚作为一段时代及其精神生态的见证 本期介绍的当代油画家及其创作,虽然难以概括全貌,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从艺术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上显示出当代水准,从而为观察一段艺术史、理解特定时期精神生态和经验特性,提供一个视角
犹太画家马非的中国情结
作者: 邢晓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中国情结   中国文化   空间结构   画家   哲学思想   具象绘画   文化背景   中国绘画   油画  
描述: 第一次看到马非的画,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后来熟悉了马非这个人,才明白他与中国原来有着不解之缘。 马非原名艾弗兰·罗登伯格(Ephraim Roeytenberg),父母是俄国犹太人。1904年,其父作为工程师到中国东北修筑铁路。马非便于1916年出生在哈尔滨;此后,他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三年。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国的哲学思想,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也是在中国向一位俄国画家学习的油画。1949年,马非移居刚刚成立的以色列。1961年,定居巴黎,为的是有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产生了马非独特的艺术。 总的来看,马非的创作不拘一格,抽象具象兼顾。他以创作抽象作品为主;有时大笔挥洒,求其动势,有时组合几何形状以求稳定时构图。他还利用报纸材料,在已有的图案基础上加以点染而成画。与此同时,马非始终没有放弃具象绘画。他用速写、素描、水彩和油画等多种方式画人物、风景和静物。画家说:“我并不追求某一种风格。我只要表现我所感知的世界。我的绘画是感性的。
找回失落的和谐之美——刘文进《少女系列》油画解读
作者: 端廷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和谐之美   人性美   灵肉和谐   艺术家   现代艺术   人类生命形式   理想主义   现代主义   菲迪亚斯  
描述: 在“后殖民”语境下,培养了对外来艺术及本土艺术的特定审美心理和“语言”理解;其中,盲目和自信相伴,这就是当今画坛的“当下”状态。 艺术家的创造没有止境,“当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语言”的锤炼去实现“意义”的开拓;这样,意义的基本沟通便有赖于与人类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类同的“话语”基本结构,而“意义”的开拓和美的呈现则更依赖于语言和意义对立统一的永恒张力。 艺术创造的历史曾在揭示语言和意义的关系上表现出独特的眼光,且由于艺术家对世界的直观领会、结构思考、解读表达都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上受制于历史、现实、文化和语言制约,故“当下”绘画创作中的“语言”和意义呈现着动态的双向运动,其中融合着不同意义和语言层次,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 本期发表的作品多是从上述角度选定的,虽然水平不一、层次有别,却都体现出重建绘画“言”、“意”之间活泼地生命流动的努力。
谈甘肃画院几位画家的创作
作者: 沉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山水画家   甘肃   笔墨语言   人格心理   书法表现   个人艺术风格   藏族牧区   敦煌壁画   参展作品  
描述: 前不久,甘肃画院在中国美术馆推出了《西北风情甘肃画院作品展》。也许出于对甘肃古代艺术的尊崇或对当代画家的期待;也许地处内地的艺术少一些商品化的铜锈味,对这个来自大西北的画展,美术界的朋友或多或少带有几分好感和新奇,观展者络绎不绝。包括国画、油画、版画、书法表现形式的八十余幅参展作品,大多是在展前一年多的时间内画出的,可视为甘肃画院的最新水平。这为美术界了解甘肃美术创作现状提供了一次机会。从藏族牧区到陇原山乡、由长城古堡到大漠戈壁、从陇东高原到祁连雪山,展出作品多描绘西北的风土人情,洋溢着浓郁的地域气息。其间以巨幅多见,气势大、力度强,可以看出画家在整个创作
北国诗意 白山乡情—记延边画院油画展
作者: 金松竹   徐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朝鲜民族   长白山区   吉林省   多样的风格   作品   乡情   岳桦林   油画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描述: 年轻的延边画院刚刚度过三周年的生日,便以新锐的蓬勃之气,展示出其充满希望和日趋成熟的形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几十件油画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长白乡情和田园诗意;画家们以抒情的笔调表现了共同的题旨——对延边家乡的由衷眷恋和热爱,他们以多样的风格、个性化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及激越的情感表达了他们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并显示了不可低估的实力。
艺术不宜提“与世界接轨”
作者: 陈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中心论   与世界接轨   中国艺术   现代艺术   西方中心论   优秀作品   中国画   文化背景   “接轨”   油画  
描述: 近几年,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与世界接轨”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世界是否存在这个“轨”?在科技、经济领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先进,而且他们的一些方法、规矩、标准等等已在国际上通行,这种“轨”我们是应该“接”的。然而艺术领域不存在这条轨,艺术的优劣与经济发达与否没有必然的同步关系。美术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产生与具体的文化背景等等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东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同国家各有自己的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可能定出一条同样的“轨”。就拿绘画来说,先别说我们的中国画与西洋的油画在观念、制作以至鉴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即便是由西洋传进来的油画,也很难达到认识上及追求上的一致。所以“接轨”在实践上是没有意义的,在理论上还容易造成误导。鉴此有必要做些清理工作。 第一,在艺术上使用“与世界接轨”的提法,客观上就会落入欧洲中心论或者说西方中心论的阴影。这里的“世界”,往往是指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欧洲近代的勃兴,使之以强者的目光睥睨世界,一切以自身为中心予以观察和衡量,形成了欧洲中心观念。进入现代东西分野,自然又形成了西方中心的论调。
域外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丙烯  
描述: 域外观
大清皇室图
作者: 邱立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6年   油画  
描述: 大清皇室图
靳尚谊谈前卫艺术
作者: 靳尚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政治性   政治波普   中国现代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思想境界   自然流露   具象写实   搞政治   持不同政见者  
描述: 靳尚谊先生上期在同本刊记者谈具象写实绘画时,曾谈及对前卫艺术的一些看法。现根据录音摘要整理于下。 现在的油画制作性太强,不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至于那些玩世、玩艺术的东西,那又是另一种了,那是现在有些年轻人搞的,就跟王朔的文学相似,这还有它真实的地方,这是它的思想境界问题了。它太随意,一种嬉皮士的玩世不恭。它虽然也是真实的,但它不是大艺术,只是一个时期的一种产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一个就是政治波普,油画里多一些,其原因,一个是改
追问古典的意义
作者: 刘亚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绘画   古典油画   印刷品   伦勃朗   古典主义   卡拉瓦乔   达·芬奇  
描述: 我16岁时,才看到达·芬奇的名作《蒙娜莉莎》,在并不精美的印刷品中隐约感受到古典油画的气息;自那时起,我便对光影、体积敏感起来,直到在画布上摹仿、探索、研究与追问……。 此后,在我的创作中——也就是对古典绘画的求索中,头脑中始终萦绕着蒙娜莉莎那永恒的微笑,我常常注视着印刷品,企图在形、色、光、笔触中寻觅到那不同寻常的艺术奥秘。
< 1 2 3 ... 43 44 45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