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韩辛其人其画
作者: 嘉蔚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者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地铁   美国西部   行列   作品   林风眠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1974年,上海。一个纤瘦的十九岁男孩被押解到批黑画的会场,站到声名赫赫的丹青老手行列之中并被勒令低头认罪。他旁边的一位长者不解地低声询问:“小弟弟,你来做啥?”长者是林风眠,小弟弟便是韩辛。此刻他非但不老老实实地忏悔,反而心中暗自得意:学画没几年,便能跻身大师行列之中,自己的拙作居然与丰子恺、吴大羽这些老前辈的画并排挂在一起,真是三生有幸!至于画是
什么是静物
作者: И·达尼洛夫   胡爱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世纪   列宁格勒   构图   大理石   油画大师   作品   贝利尼   静物画   十五世纪   二十世纪  
描述: 1984年年初,在列宁格勒的埃尔米塔日美术馆和莫斯科,相继举办了十五——二十世纪的静物画作品展览。一谈及这次画展,就很想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那就是:什么是静物?在十五世纪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一幅作品中,构图正中的大理石地板上,放着一棵橙子树,它是否能被列入静物的范畴?不。那么,这类被放在大理石桌面上,或摆在橱架上的植物,为什么在十七世纪油画大师们的作品里,被渐渐地称为静物呢?而且,为什么当田野或花园里的花被大块地表现在前景时,人们又会把它看作是风景?同样,当窗台上放着栽有几组花的花盆时,就又把它看成是静物,这又该怎样解释?为什么一张铺着桌
从自然到画面
作者: 徐加昌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艺术思维   画面   教学观念   自然规律   后现代主义   造型艺术   现代艺术教育   基础训练   油画教学  
描述: 在中国,油画已成为造型艺术中令人瞩目的门类。近几年来,油画艺术发展极为迅速。在油画艺术的长廊中,古典主义的回归,现代主义的重演,后现代主义的追踪,伴之以理论上的争鸣、思辨、困惑、自信、疑虑、期待的乐音,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一齐奏响,令人振奋也使人目眩。不管这一文化现象是带有庄严的使命感,或是狂热的饥不择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抑或带有某种荒诞的意味,事实却是,油画长期形成的一统模式的坚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连载·一)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体   中国古代绘画   工笔重彩   卷轴画   中国绘画史   意象性   魏晋隋唐   艺术形式   造型手段   绘画领域  
描述: 工笔重彩人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绘画领域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表现技巧为举世所公认。工笔重彩人物画曾经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体,魏晋隋唐是中国绘画史上相当辉煌的时期,从那一时期的大量壁画、卷轴画遗品来看,都是工笔重彩。五代、宋以后,水墨画开始兴起,当时是彩墨争辉,疏密并重的时代,但当时占有优势的院体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连载·二)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制方法   学习   熟宣纸   制作程序   工笔画   中国画   白描   工笔重彩人物画   表现技法   国画颜料  
描述: 画前的物质准备工笔重彩人物画有自己特有的绘制方法和制作程序,所以在使用工具和材料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首先要在工具和材料上做些必要的准备。笔——中国画使用特制的毛笔,主要有:狼毫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二)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教学   中国画专业   传统技法   工笔重彩   模特   中国人物画   学生学习   写生   表现技法  
描述: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二)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连载·三)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用笔   曹衣描   艺术家   中国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线条   人物形象   线描   高古  
描述: 唐宋以来,艺术家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线描形式,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后人把它归纳为十八种,称做“十八描”法——“铁线描”,(图1),“高古游丝描”(图2),“柳叶描” (图3),“减笔描”,“行云流水描
传统线描人物画形体构成中空间立体的塑造——工笔白描人物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物象   中国传统绘画   意笔人物画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白描   空间立体   线条   线描   形体构成  
描述: 一线,做为一种绘面表现的手段,已经在中国的艺术家手中运用了数千年。数千年来,一直不曾间断。一天天地充实,一年年地丰富,一代代地演变。直到今天,还在被中国的艺术家们(也有外国的艺术家们)不断地运用和研究。它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构成的主调。线,做为构成客观物象的手段,在中国艺术家手中,不是单纯表示客观物象存在的标记和符号。他们运用线条描绘的客观世界,已不是表示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作者对客观物象认识、分析、理解、加工后的一种表现。中国艺术家用线表现在画面上的客观物象,是作者主观思维与物象客观存在的统一体。
五彩的世界
作者: 宋惠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齐哈尔   色彩世界   巴克斯   绘画语言   个性色彩   情感   俄罗斯   艺术敏感   民间艺术   加尔  
描述: “你的色彩能唱歌”,这是夏加尔的老师巴克斯特称赞他的话。夏加尔虽然身居巴黎,但他以对俄罗斯的恋情,以轻快的笔触和具有夏加尔个性的色彩,画出了许多令世人赞赏的。充满爱情和浪漫气息的名作。刘桦以她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以她的艺术敏感和才气,不停歇地,一幅又一幅地描绘着一个齐齐哈尔人对东北这块大地的乡情。她执著地追随着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创造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在这个迷人的色彩世界里,不仅给予我们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国内十四城市考察随感
作者: 霍波洋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考察   艺术风格   相适应   雕塑公园   作品   园林雕塑   城市雕塑   中国城市   四城市  
描述: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雕塑作品。如何评价这些作品,众说纷纭。中国城市的雕塑发展的确带有一些盲目性,但有越来越多的作品是带有更多的探索意图的,根据国情去发展中国城市雕塑,还要走一条很艰难的道路。去年,田金铎导师领我们对国内十四城市的城雕建设进行了考察。下面谈谈这次考察的感想。
< 1 2 3 ... 23 24 25 ... 125 126 1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