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代的“亚当和夏娃”
作者: 殷力欣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当   四川彭山   丝织品   中国古代   真实主义   汉代石雕   裸体艺术   考证   出土   夏娃  
描述: 近年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一组男女裸体陶俑。一位朋友认为,以此可以证明中国古代对裸体艺术的禁忌并不甚严。我便出示一张图片告诉他:那些裸俑并不说明问题。考证其原貌,那些裸俑是要穿上丝织品的,称之为真实主义雕塑倒更恰当些。不过,汉代确实有大胆表现性爱的作品,这件四川彭山出土的《接吻》(或称《秘戏图》)即是
广西的罗汉象与罗汉碑
作者: 若谷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罗汉   贯休   汉碑   中国佛教文化   十八罗汉   佛寺   十六罗汉   宜州   广西   石雕  
描述: 罗汉(阿罗汉),在佛教中是修行达最高果位(档次)的和尚,地位次于佛尊和菩萨,但贴近民众而备受尊奉。因为佛寺主尊各佛,高踞于渺茫的西方极乐世界,只能响往,尊而不亲;菩萨大士协助佛尊度众生,有时也历下界,而毕竟非我族类,难以高攀;罗汉则不同,依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人间为众生造福,穿的是普通和尚服,使人感到亲切、崇敬。外来佛教发展到唐代已经中国化了,其标志之一就是崇奉罗汉的风行。在林林总总的佛象中,最有活力的为罗汉的画象雕塑,可说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精华。广西虽地处边陲,但出现的罗汉象与罗汉碑,也不失为历史的文化瑰宝。
贵州的瓷器
作者: 简小娅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化窑   文化交流   制造年份   部门鉴定   贵州   省博物馆   青花   明清时期   器物花纹   瓷器  
描述: 贵州的瓷器
平定的砖、瓦、花盆、瓦瓮的烧制及其雕塑
作者: 李勤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火材料厂   混凝土砌块   水磨石地板   软质粘土   平定县   隔热耐火材料   耐火砖   高铝粘土   硬质粘土   琉璃瓦  
描述: 平定砖、瓦、花盆、瓦瓮的烧制始于何时,目前还未见到明确的记载.1991年初新出版的《平定县志》中写到:“砖瓦制造业始于唐代,发展于明清时期”.但在柏井村的古烧窑附近发现了大量陶片,经专家鉴定为汉瓦.东关的张家庙、郭家垴以及众多的古花墓中垒券的青砖说明,至迟在北魏时境内就已烧制青砖了.从拆出的青砖看出,其质细腻坚实,光滑平整,耐压力为现代机制砖的3/5.砖的造型为长方体,一般为长8寸,宽5寸,厚2寸.宋代,在建筑城墙与古庙时,为了适应其建筑,增强拉力与节省其功力与石灰,把长、
平定的岩石开采与加工利用
作者: 宝宝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采与加工   岩石   白云岩   石料加工   石狮子   娘子关   大理石厂   石料开采   加工利用   双氰胺  
描述: 自古以来,岩石的开采、加工利用,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或是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有砌墙建屋,垒坝造地,拱券隧道,架设桥梁,筑堤防洪,树碑记事,雕塑鸟兽花卉为其建筑物装饰;制造碌碡、碌礅、石滚等耙磨滚压耕地作物及打谷场用的工具,以及将岩石加工转化为铺路的石子,抹墙的石灰,水泥,化工产品等.
坚实的艺术里程——蒋仁庵先生书画展侧记
作者: 莲居士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书画展   工笔人物   八大山人   中国画   赵之谦   文史研究  
描述: 1994年10月,71岁的老书画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蒋仁庵先生的个人艺术展在四川美术馆拉开了帷幕。 蒋先生是蜀中艺坛一位默默耕耘了数十载的“苦行僧”。他自幼受家庭薰陶,钟情艺术。9岁时即以榜书闻名乡里。后他就读于成都东方艺专,继而从师于谢无量、向仙樵、冯灌父、冯建吴、刘豫波学习文学和国画。其画初以工笔人物、山水、花鸟为主,笔法于严整中透出飘逸流荡之美,气息得唐人之敦厚,工力见宋画之精密,创作出许多形神兼备的佳作。 近年来,蒋先生画风一转,专攻写意花鸟、草虫,他不但日日研习吴昌硕、齐白石、赵之谦、八大山人、石涛、徐青藤、陈白阳等前贤的画风,还时时深入田间、农家,每有所得,悉收录于笔底。作为一位老画师,他深知近年来,中国画的
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雕塑之兴起、发展与演变
作者: 弘远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文献   石窟艺术   佛教壁画   壁画内容   莫高窟壁画   大乘佛教   敦煌莫高窟   佛教艺术   敦煌人   敦煌佛教  
描述: 以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塑和敦煌文献遗书卷子为主要研究资料的敦煌学,内容包括了人文、社会和宗教等多种学科。其中能反映敦煌佛教发展变化乃至敦煌历史变迁的,是不同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雕塑的内容与形式,以及佛经卷论集传和与佛经相关的汉文、西域文遗书的内容。拙笔小文略述其中一二,不知管见当否,亦盼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则幸甚矣。 近百年来,国际性的敦煌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敦煌出现的大量佛教经卷和莫高窟的禅窟、佛洞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向前推进。我以为,若把佛教经卷内容的变化与莫高窟壁画、雕塑的技法、风格和内容的变化结合考察,则是清晰敦煌佛教发展变化和敦煌地方历史变迁的重要方法。因为敦煌石窟卷子和石窟艺术是构成敦煌文化艺术的
《蕉桐婴戏图》轴(封面图片说明)
作者: 方甫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绘画   郎世宁   雍正   西洋绘画   技法   图片说明   顶替   乾隆朝   儒学   清廷  
描述: 《蕉桐婴戏图》轴,为清乾隆朝宫廷画家王儒学所绘。王儒学,其名画史失裁,为清廷著名画家王玠之子。雍正五年(1727),王玠卒,儒学兄幼学入宫顶替为宫廷画家。二十四年之后的乾隆十六年(1751),儒学亦入宫作画。在宫中,他曾随郎世宁学过油画,掌握了一些西洋绘画的技法。此轴纸本设色,纵175.5厘米,横74.3厘米。画右侧,两株梧桐、山石、芭蕉与池边
绚丽多彩的北京小菊
作者: 林功涛   李凤宜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蜂窝状   观赏性状   品种群   品种选育   花色花型   不同类型   人工杂交   北京市   育苗研究   早小菊  
描述: 北京小菊,是北京市园林局东北旺育苗研究所从1986年起在原早小菊品种选育、纯化的基础上,采用人工杂交和自然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多次回交选育出的在花色、花型、花期、株高等综合观赏性状方面都超过现有各类小菊的新的菊花系列品种群。北京小菊花色花型极为丰富,五彩缤纷,异常鲜艳美丽。花色总体分为红、黄、白、紫(含粉)等四大色系。而每个色系又有深、浅、明、暗以及各种中间色;花型有单瓣、重瓣、半重瓣、蜂窝状、球型花等不同类型;花期有早、中、晚各类,
小巧玲珑的十二卷
作者: 张绍宽   方致成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合科   植株   尾羽   热带   横条纹   兰花   叶片   三角形   灌木丛   肉质  
描述: 十二卷的植株似凤凰的尾羽,又似兰花,所以又名凤尾兰。它为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原产非洲热带灌木丛下。其种类很多,我们莳养的十二卷无茎、肉质,绿色的叶片呈卵状,叶缘有齿,叶的末端略呈三角形,叶片的腹背有白色疣状突起,排列成横条纹,与碧绿的叶片形成强烈对比,非常雅致美丽。叶面扁平,背凸起外弯伸展,叶片直
< 1 2 3 ... 217 218 219 ... 244 245 2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