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8499 条
-
疯狂的美术馆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5月17日,“黄河艺汇”项目正式在香港Art HK12现场对外宣布其规划。这个项目总投资17.6亿元人民币,占地80公顷,其主要项目银川市美术馆、艺术史公园、雕塑公园及艺术家村将于2014年落成。这项耗资17.6亿元的巨大项目顿时引发了艺术圈的热议。这究竟是一嘲文化的盛宴”还是一个“圈钱的把戏”? 中国建设美术馆的热潮甚至引起了外媒的关注。BBC和金融时报最近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并称“可能当中国内地的艺术购买速度放缓之际,建设新美术馆却在这个国家以疯狂的速度进行。
-
敦煌石窟艺术与中国佛教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唐朝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当时的政治力量的支持是大有关联的。而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工具,敦煌石窟艺术也在这个朝代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敦煌石窟艺术的发展 公元前三世纪中,阿育王弘宣佛教,佛教艺术自印度兴起。公元一世纪时,希腊式佛教艺术出现于犍陀罗,并向各国传播。二世纪时从阿富汗传入新疆于阗,在南路的民丰汉墓中发现有汉代希腊式菩萨像和中国的龙图案,诺羌的寺院遗址中发现有须大本生故事画,与此同时在以龟兹为中心的北路,克孜尔石窟里出现了巴米扬石窟一派艺术,当它与龟兹风土人情相结合后,就形成了龟兹特有的菱格故事画。
-
悲天悯人大情怀佛像艺术与慈悲之美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世界各个佛教圈中,佛像都共有一些佛陀的基本相好特征:其一为佛陀的身体必须显出的部位特征,如头顶的肉髻、不露鼻孔等;其二是塑造佛像的量度规定;其三便是一些基本手印。 在佛陀灭度后的五百年间,世人因“佛相不可显现”而未曾以人形为之造像。在印度佛教艺术最初的流派中,没有佛陀本身的形象。印度的艺术家们通过一些佛经引证了“世尊”和他的一生八相,比如:用“菩提树及空座”代表“成佛”的场面,用“法轮”来代表“说法”的场面,但用人形来表现佛陀的情况付诸阙如。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执政,这位立志弘扬佛法的君主,向各“希腊化”国家派遣大量传教者。他们为众多“希腊化”国家带去了佛法教义,而古希腊的艺术思想,特别是古希腊对人体美的执着表现及相应的雕塑技艺也由此使佛教徒和古印度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以脚印、菩提、法轮、宝梯等象征图像来再现、回想并纪念佛陀。在公元前100年左右,那些喀布尔河流域和旁遮普的希腊人佛教徒们更是毫不犹豫地把佛陀塑造成一种人形形象。自此,佛陀造像在时间上绵延了2000多年,在空间上也纵横驰骋,离开其形成地达几千公里。 在世界各个佛教圈中,佛像都共有一些佛陀的基本相好特征:其一为佛陀的身体必须显出的部位特征,如头顶的肉髻、不露鼻孔等;其二是塑造佛像的量度规定;其三便是一些基本手印。
-
唐代墓葬出土香熏鉴赏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几上金猊静不焚,象床独卧对斜曛。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 这件狮形香熏(图1)出土于西安的唐代墓葬,其质地为滑石质,白色,纯净微透明,光洁细腻,温润如玉。由熏盖和熏座两部分扣合而成,通高
-
大器火色纯
-
作者:
马国强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与石品相识,算起来已有10多年了。 早就知他好画、识画,且习画,在诸多画展、朋友及同乡的聚会上时常见面,但由于他在画界低调行事,画作不轻易示人,因而他的作品我看得并不多。在河南省第六届中国画艺术展上,他的一幅国画《神威图》令我吃了一惊,且对这位乡弟再次刮目:他对画画儿可不仅是一般的爱好了,已经登堂入室了!你看画面上钟馗目光如炬、须发怒张、赤膊威仪、气势铿锵,几欲从画面上夺幅而出——“好一幅大义凛然神威图”!无论是笔墨功底还是造型语言,水准竟为很多专业画家所不及。 石品少年时代受家庭浓郁氛围熏陶:伯父石彦贞是民国初年怀庆府著名画师,其兄石磊也是当今颇有造诣的山水画家,这些都对他影响至深。家乡温县,自古又是出画家的重镇,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奠基者荆浩,五代时期就曾在此活动,宋代更出了大名鼎鼎的郭熙父子。作画风习传到当代,河南老一辈的优秀画家吴懋祥、林国选等,都是温县人。石品为此引以自豪,视书画为自己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非科班出身,使得石品的绘画之路充满着艰辛。先天不足后天补,凭着对艺术的执著,他发奋自学。学古人,《芥子园画谱》、《白石图集》等,他研读得如痴如醉,无论是晋中、雁北的雕塑、壁画,还是河北蔚县王老赏的剪纸,南阳的汉砖、石刻等,他都仔细欣赏、精心琢磨,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
-
析康熙釉上彩花卉草虫纹盘
-
作者:
毛晓沪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蚕豆
草虫
釉上彩
主题纹饰
花卉
拍卖公司
康熙
瓷胎
上海博物馆
珐琅
-
描述:
6月4日北京某拍卖公司春拍的预展现场,展出一件清康熙釉上彩绘折沿盘。此盘为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釉水肥润,盘底中心用青花绘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根据盘沿上书写的"万寿无
-
也谈洋彩 浅析一件乾隆佛八宝缠枝花卉纹荸荠瓶
-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中国古代
珐琅作
荸荠
花卉
瓷胎
乾隆朝
工艺
粉彩
瓷器
-
描述:
清三代的彩瓷工艺堪称中国古代瓷器的巅峰,从康熙到乾隆朝的五彩、斗彩、珐琅彩、"洋彩",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五彩和斗彩是继承和发展明代成就的结果,珐琅彩和"洋彩"则属于创新的釉上彩技艺,情况也
-
也谈文物艺术品市场捡漏
-
作者:
赵榆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捡漏
中国古代
杨维桢
艺术价值
改革开放
文物价值
新闻媒体
艺术品市场
古玩市场
拍卖市场
-
描述:
社会上风传文物艺术品市场"捡漏"之说由来已久,解放前就已盛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传说又得复燃。此种传说,是有害无益的,民众街头巷尾议论一下无甚大碍,新闻媒体且莫参与宣传鼓吹,否则助长此风,贻害无穷。譬如,央视"X宝"栏目走进承德,某专家大肆夸奖一位女"藏友",用2000元在古玩市场买到一只"清嘉庆粉彩百花不露地大碗",是嘉庆官窑真品,市场的价格是几十万,捡了一个大漏!现在的文物艺
-
北京诚轩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邮品
形式美
吴冠中
创作
中国书画
工艺品
作品
北京
油画
瓷器
-
描述:
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上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共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及钱币邮品4个项目,计7个专场。中国书画500余件拍品,分作书画(一)、(二)两个专场。吴冠中
-
北京翰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翡翠
乾隆时期
板块
拍卖
紫砂
中国书画
假日酒店
工艺
古籍善本
油画
-
描述:
翰海2012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4-9日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举行,12月4-6日预展,12月7-9日拍卖。对应市场现阶段调整的趋势以及主流收藏的需求,翰海秋拍定位于稳健、务实,专场结构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