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大情怀佛像艺术与慈悲之美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收藏参考
【摘要】在世界各个佛教圈中,佛像都共有一些佛陀的基本相好特征:其一为佛陀的身体必须显出的部位特征,如头顶的肉髻、不露鼻孔等;其二是塑造佛像的量度规定;其三便是一些基本手印。 在佛陀灭度后的五百年间,世人因“佛相不可显现”而未曾以人形为之造像。在印度佛教艺术最初的流派中,没有佛陀本身的形象。印度的艺术家们通过一些佛经引证了“世尊”和他的一生八相,比如:用“菩提树及空座”代表“成佛”的场面,用“法轮”来代表“说法”的场面,但用人形来表现佛陀的情况付诸阙如。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执政,这位立志弘扬佛法的君主,向各“希腊化”国家派遣大量传教者。他们为众多“希腊化”国家带去了佛法教义,而古希腊的艺术思想,特别是古希腊对人体美的执着表现及相应的雕塑技艺也由此使佛教徒和古印度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以脚印、菩提、法轮、宝梯等象征图像来再现、回想并纪念佛陀。在公元前100年左右,那些喀布尔河流域和旁遮普的希腊人佛教徒们更是毫不犹豫地把佛陀塑造成一种人形形象。自此,佛陀造像在时间上绵延了2000多年,在空间上也纵横驰骋,离开其形成地达几千公里。 在世界各个佛教圈中,佛像都共有一些佛陀的基本相好特征:其一为佛陀的身体必须显出的部位特征,如头顶的肉髻、不露鼻孔等;其二是塑造佛像的量度规定;其三便是一些基本手印。
【年份】2012
【期号】第6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